- 鉴赏
这首诗《江南弄七首(其四)凤笙曲》由明代诗人黄佐所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音乐场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将音乐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首先,“腾鸾起凤吹参差”,以“腾鸾”和“起凤”象征音乐的高亢与灵动,仿佛鸾鸟腾空而起,凤凰翩翩起舞,音乐如同天籁之音,悠扬飘逸。这里的“参差”则形容音乐旋律的错落有致,富有变化。
接着,“幽簧动翮纤指移”,进一步描绘了演奏者手指在乐器上轻盈移动的情景,犹如幽静的竹林中,鸟儿翅膀轻轻扇动,细小的手指在竹簧上滑动,发出悦耳的声音。这里通过“幽簧”和“羽翼”的比喻,形象地展现了音乐演奏的细腻与和谐。
“珠垂玉振为君施”,则将音乐比作珍珠与美玉的碰撞,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为君主或听众带来美妙的享受。这句诗不仅赞美了音乐的美妙,也体现了演奏者技艺的高超。
最后,“为君施,间歌作。拊秦筝,奏别鹤”,描述了演奏者在秦筝上弹奏,间或吟唱,仿佛与远方的鹤对话,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深远的意境。这里的“间歌作”和“奏别鹤”进一步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诗意与想象的世界之中。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音乐之美,以及演奏者高超的技艺和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它不仅是一首赞美音乐的诗篇,也是对艺术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描绘。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谢李常伯
人从东南来,忽得连纸诗。
行义不赫晔,名声无萎蕤。
虽尝误见辱,旋则拜席归。
别久谓已忘,不图犹记之。
长封大书字,顾我已忸怩。
开縢把之读,推与果失宜。
剥虎蒙羊猪,借使出类奇。
见豺先自奔,遇豢还群随。
是故古之人,为己贱若斯。
有闻未之行,季路终不嬉。
名浮过所实,孟氏耻以非。
今而承所赐,乃此亦可噫。
贤者宁过哉,当是我有欺。
忍愧读终篇,喜惊改肝脾。
咛咛教诲言,举举仁义辞。
初令探本根,喻以海与池。
乾坤老六经,遗编烂孔姬。
尚恐惑异说,教之无迁移。
强闻终日乾,仁不三月违。
卒以二者终,要我勉不疑。
百诵百再拜,下泪如挂糜。
交朋百愚谀,此语闻之谁。
忆初从粹翁,睡耳忽得提。
震惊破百昏,寐觉悼前迷。
今而去之久,茅塞心丛茨。
骤承夫子言,快斧加芟荑。
旧秽忽刬削,新除坦平夷。
念当不舍去,戴服同冠衣。
犹恐免袒间,复作须臾离。
且将镵之心,不止涅之皮。
二者苟一能,终死庶不遗。
平生苦嗜诗,此篇况骤驰。
喁哦夜不休,齮嚼午忘饥。
仰嗟天骨雄,俯叹人莫为。
星明有常高,日圆无食亏。
读久口益嚵,舌软涎流垂。
想当措意初,嚼云吐虹蜺。
唇牙哆华鲜,肺肠涌光辉。
故其纸上言,飘有霄汉姿。
何可对酬谢,约海量珠玑。
《谢李常伯》【宋·王令】人从东南来,忽得连纸诗。行义不赫晔,名声无萎蕤。虽尝误见辱,旋则拜席归。别久谓已忘,不图犹记之。长封大书字,顾我已忸怩。开縢把之读,推与果失宜。剥虎蒙羊猪,借使出类奇。见豺先自奔,遇豢还群随。是故古之人,为己贱若斯。有闻未之行,季路终不嬉。名浮过所实,孟氏耻以非。今而承所赐,乃此亦可噫。贤者宁过哉,当是我有欺。忍愧读终篇,喜惊改肝脾。咛咛教诲言,举举仁义辞。初令探本根,喻以海与池。乾坤老六经,遗编烂孔姬。尚恐惑异说,教之无迁移。强闻终日乾,仁不三月违。卒以二者终,要我勉不疑。百诵百再拜,下泪如挂糜。交朋百愚谀,此语闻之谁。忆初从粹翁,睡耳忽得提。震惊破百昏,寐觉悼前迷。今而去之久,茅塞心丛茨。骤承夫子言,快斧加芟荑。旧秽忽刬削,新除坦平夷。念当不舍去,戴服同冠衣。犹恐免袒间,复作须臾离。且将镵之心,不止涅之皮。二者苟一能,终死庶不遗。平生苦嗜诗,此篇况骤驰。喁哦夜不休,齮嚼午忘饥。仰嗟天骨雄,俯叹人莫为。星明有常高,日圆无食亏。读久口益嚵,舌软涎流垂。想当措意初,嚼云吐虹蜺。唇牙哆华鲜,肺肠涌光辉。故其纸上言,飘有霄汉姿。何可对酬谢,约海量珠玑。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96067c702c313df8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