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陈希舜浊醪二首又次为谋深远之作一首·其一》全文
- 注释
- 心地:心境、心态。
虚时:空灵的时候,心境清静。
受:接受。
德新:接受新事物。
汤盘:洗净的盘子,比喻心灵的状态。
又:再,又。
浊醪:浊酒,未经过精细过滤的酒。
妙理:深奥的道理。
少人知:很少有人理解。
伯禹:大禹,古代贤君,以节俭著称。
恶旨酒:厌恶好酒,指反对奢侈。
- 翻译
- 当内心空明时,才能接受新的事物,
就像洗净的汤盘,随时准备接纳新的菜肴。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阳枋的作品,名为《和陈希舜浊醪二首又次为谋深远之作一首(其一)》。阳枋在这里通过借用古人伯禹对旨酒的不屑,以此来表达自己对于浊醪(即未经滤清的美酒)的独特见解。诗中的“心地虚时来则受”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豁达与接受一切自然之物的态度,而“德新要似汤盘又”则形象地描绘了浊醪酿造过程中那似乎像在热水浴中的酒糟,这里的比喻既生动又富有画面感。
诗人接着指出“浊醪妙理少人知”,表明他对于这种未经加工的原汁美酒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欣赏,而这份理解并非常人所能达到的境界。最后,“所以伯禹恶旨酒”则是诗人借古代伯禹之名,以此来强调自己对浊醪的偏好,并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他对于传统美学标准的一种挑战与超越。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阳枋对生活的豁然态度,更透露出他对于艺术与美酒的独到见解和深厚情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