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何司空子元》
《赠何司空子元》全文
明 / 顾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白日回照丹心此生

司空官岂左,集议礼多名。

国是牵引,皇衷自圣明

玉阶沾泣日,真见老臣情。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èngkōngyuán
míng / lín

báinánhuízhàodānxīnjìnshēng

kōngguānzuǒduōmíng

guóshìguīqiānyǐnhuángzhōngshèngmíng

jiēzhānzhēnjiànlǎochénqíng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日(bái rì)的意思:指白天、日间。也可用来形容事情明摆着的、显而易见的。

此生(cǐ shēng)的意思:指一生、一世、终身。表示此生的时间范围,强调某种情感或决心将会贯穿整个人生。

丹心(dān xīn)的意思:指坚定的信念和忠诚的心。

国是(guó shì)的意思:国家的根本大计或国家的基本方针政策。

回照(huí zhào)的意思:回照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在回忆中看到的影像或回想起的往事。

集议(jí yì)的意思:集思广益,众人商议。

见老(jiàn lǎo)的意思:见到年长者,表示尊敬和恭敬。

老臣(lǎo chén)的意思:指老年人或资历深厚的官员,也可指长期为国家效力的忠诚臣子。

牵引(qiān yǐn)的意思:用绳子、车辆等把物体拖拉或引导。

圣明(shèng míng)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智慧卓越。

司空(sī kōng)的意思:司空表示常见、平凡、普通的意思。

议礼(yì lǐ)的意思:

谓议论礼制。《礼记·中庸》:“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 郑玄 注:“礼,谓人所服行也。” 朱熹 集注:“礼,亲疏贵贱相接之体也。” 宋 袁燮 《资政殿大学士赠少师楼公行状》:“丞相言议礼之地,最要得人。” 明 王祎 《唐五礼序》:“是用为之序论,以著其説,庶议礼之家,得以慎所择焉。” 刘师培 《论近世文学之变迁》:“惟两 汉 议礼之文,博引数説,以己意折衷,近於考据。”

玉阶(yù jiē)的意思:指皇帝的居所,也泛指高官显贵的府邸。

沾泣(zhān qì)的意思:沾泣是一个形容词词语,用来形容眼泪溅湿衣襟,表示非常悲伤或感动。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何司空子元的敬意和感慨。首句“白日难回照”寓言时光流逝,暗示何司空年事已高,然而他的忠诚和付出如同白日难以逆转,体现了他对国家的无私奉献。次句“丹心尽此生”直接赞美了他的一片赤诚之心,直至生命的尽头。

“司空官岂左”赞扬了何司空在官场中的地位和才能,暗示其并非仅居于次要位置,而是有所作为。“集议礼多名”则可能指的是他在礼仪制度上的建树,显示出其在文化领域的贡献。

“国是归牵引”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决策方向的看法,认为何司空在国家大政方针上起到了引导作用。“皇衷自圣明”进一步肯定了皇帝的明智,同时也暗含何司空的建议得到了采纳。

最后两句“玉阶沾泣日,真见老臣情”描绘了一幅感人场景,何司空在朝廷之上因忠心而感动落泪,直接展现了他作为老臣的深情厚谊和对国家的深深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深沉的情感和生动的比喻,赞扬了何司空的忠诚、智慧和对国家的贡献,展现了明朝官员的高尚情操。

作者介绍
顾璘

顾璘
朝代:明

顾璘(1476~1545)明代官员、文学家。字华玉,号东桥居士,长洲(今江苏省吴县)人,寓居上元(今江苏省南京市),有知人鉴。弘治间进士,授广平知县,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少有才名,以诗著称于时,与其同里陈沂、王韦号称“金陵三俊”,后宝应朱应登起,时称“四大家”。著有《浮湘集》、《山中集》、《息园诗文稿》等。其曾评注杨士弘《唐音》。
猜你喜欢

敬梅轩为杨侍讲题

云坞琼枝处士栽,玉堂诗卷映三台。

肃焉敬止哦吟处,难写孤芳万古怀。

(0)

录诗后作

无事偏宜白昼长,薰风多送午窗凉。

思家恐有南飞雁,预写新诗待寄将。

(0)

赠宋知州

沙头载酒话蕲州,胜水名亭怅旧游。

闻道彭城多善政,盘根正属有为秋。

(0)

赠李晏诸生

我承明诏远观光,付尔琴书与雪窗。

好笃男儿灯火志,莫随浮俗一般忙。

(0)

游山·其一

为爱云山深复深,筋骸粗健强登临。

一般真意谁能辨,矫首苍茫独咏心。

(0)

归兴

计程不日踏铅山,借问行人去路难。

君子见几宁有俟,浩然归兴白云间。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