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与作霖避暑南园登江月台二首·其二》全文
- 注释
- 俯瞰:从高处向下看。
江流:江水的流动。
万尺台:极言高度,比喻高位或高处。
暑天:炎热的夏天。
好风:宜人的微风。
若为:假如,如果。
怀抱:心中的情感或思绪。
一快哉:得到片刻的舒畅。
- 翻译
- 从高处俯瞰江水,犹如站在千尺高台,炎热夏日常常引来凉爽的微风。
如果今晚的风儿故意避开,我心中的愁绪又怎能得到片刻的舒畅呢?
-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避暑之乐的诗句,诗人以俯瞰万尺台为视角,捕捉到了夏日里清凉风景。"俯瞰江流万尺台"一句中,"俯瞰"表现了诗人从高处往下看的姿态,"万尺台"则是江畔高台的美称,通过这个设定,读者可以想象到那高耸入云的建筑与其眺望江流的壮观场景。
接下来,"暑天长引好风来"进一步渲染了夏日避暑的意境。"暑天"指的是炎热的季节,而"长引"则暗示了一种悠长而持久的动作,"好风"自然是清凉宜人的微风。这两句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既有高台之高,又有风之凉爽的意境。
第三句"若为今夕如相避"则转换了视角,从描写景致转向表达个人情感。诗人设想与某人共同避暑的情形,"如相避"四字中蕴含着一份温馨和期盼。
最后,"怀抱何由一快哉"则是对上述情境的一种释放与享受。"怀抱"二字可能暗指诗人内心的满足与喜悦,而" 何由一快哉"则是一种感慨与叹息,表达了在这样的避暑之地与所爱之人共度良宵的快乐无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夏日避暑时光中的闲适与浪漫。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五诗·山行野老问年
田夫笑把褐衣牵,争问壶中别有天。
齿发虽衰浑未觉,精神愈胜果何缘。
公言已老偶能尔,我本无心只自然。
再祷百分才及一,定应椿寿八千年。
访李国器於包山同登寺后山庵
访客包家山,相与登层颠。
嶙峋巨石中,屈曲扶栏干。
夜来雨初过,石罅时涓涓。
轻舆到冈头,大江横吾前。
亭午潮方盛,千艘散平川。
道人茅三间,花木罗后先。
朅来汩京尘,旷望为洗湔。
山断塔层层,西陵渺苍烟。
此道走邯郸,归心更翩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