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所不践,樵伐非故道。
叶落秋蛾稀,苔滋候虫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深的山间景象。诗人以“晚家南山陲,独卧西涧草”开篇,将自己置于自然之中,与山、草、牛羊、樵夫形成和谐共生的画面,展现出一种远离尘嚣的隐逸生活状态。
接着,“叶落秋蛾稀,苔滋候虫少”两句,通过季节的变化和生物活动的减少,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寂静与清冷。秋天的落叶、稀少的秋蛾、生长的苔藓以及减少的候虫,都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周期性变化。
“烟消夕阳下,林薄淡如扫”则以夕阳的余晖和淡薄的树林作为收尾,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夕阳的消逝象征着一天的结束,而淡薄的树林则给人一种空旷而深远的感觉,仿佛是大自然在向人们诉说着岁月的流转和生命的无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间景物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蕴含着对时光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