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诞降(dàn jiàng)的意思:指神佛降临人间。
豆笾(dòu biā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规模小、程度轻微。
凤阙(fèng quē)的意思:凤阙是指古代皇宫中的高大建筑物,用来指代最高权力的地方。
宫徵(gōng zhǐ)的意思:指古代音乐中的两个音阶,也比喻事物的变化。
銮舆(luán yú)的意思:指皇帝的车驾,也泛指皇帝的权力和地位。
脉发(mài fā)的意思:形容事物活跃、兴盛、繁荣。
素积(sù jī)的意思:指在平常日积月累的基础上,取得较大的成就。
外壝(wài wěi)的意思:指外面的坚固壁垒或防线。
献俘(xiàn fú)的意思:指将敌方战士或将领俘虏献给自己的主帅或国家。
以后(yǐ hòu)的意思:表示时间上的将来,也可以表示在某种情况之后。
昭假(zhāo jiǎ)的意思:昭假是一个四字成语,意思是公开地请假或公开地表明请假的理由。
指日(zhǐ rì)的意思:表示时间很短暂,即将到来的日子。
之前(zhī qián)的意思:在特定时间或事件之前。
钟鼓(zhōng gǔ)的意思:指宴会或庆典上的钟声和鼓声,也用来比喻各种喜庆、热闹的场合。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朝乾隆皇帝在春祭社稷坛时的仪式与心境。首句“銮舆凤阙向西旋”,以“銮舆”和“凤阙”象征皇家威仪,描述了祭祀队伍向西行进的情景。接着,“敬举春祈吉戊涓”点明了祭祀的目的——春季祈求丰收。
“素积烟融雪以后,阳烝脉发社之前”两句,运用自然景象的转换来隐喻祭祀活动的进行,通过“烟融雪”、“阳烝脉”等意象,展现了自然界生机勃发的景象,暗示着祭祀活动对大地生命力的激发。
“于论钟鼓调宫徵,诞降秠穈荐豆笾”则描述了祭祀仪式中的音乐与供品,钟鼓之声调和宫徵,象征着和谐与秩序;“诞降秠穈荐豆笾”则表明了祭祀活动中对丰收的祈愿,通过供奉丰盛的食物来表达对神灵的敬意。
最后,“更冀厖褫锡昭假,献俘指日外壝边”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希望神灵赐予更多福祉,并通过“献俘”这一传统仪式,象征性地清除邪恶,为国家带来安宁与繁荣。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古代祭祀活动的庄严与神圣,也体现了乾隆皇帝对于国家、人民以及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僧之灵夏
旧识为边帅,师游胜事兼。
连天唯白草,野饼有红盐。
蕃近风多㪍,河浑碛半淹。
因知心似月,处处有人瞻。
送郑侍郎骞赴阙
文章国器尽琅玕,朝骑骎骎岁欲残。
彩笔祗宜天上用,绣衣偏称雪中看。
休惊断雁离三楚,渐入祥烟下七槃。
翰苑旧知凭与说,紫金轮畔寄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