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徐氏金湖书院》
《题徐氏金湖书院》全文
宋 / 冯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古艾地多胜,修宁景最幽。

溪声常到枕,山色正含秋。

树密苔封径,庭虚月满楼。

辉光累世高义名流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高义(gāo yì)的意思:指高尚的道义、正义。形容人品高尚,行为正直,不屈服于利益的诱惑。

辉光(huī guāng)的意思:形容光亮闪耀,光彩夺目。

累世(lěi shì)的意思:代代相传、世世代代

名流(míng liú)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社会中享有盛名的人物。

清辉(qīng huī)的意思:明亮的光芒

山色(shān sè)的意思:山的景色、山的颜色

溪声(xī shēng)的意思:溪流中传来的声音,比喻清脆悦耳的声音。

月满(yuè mǎn)的意思:指月亮圆满的状态,比喻事物达到顶点或极盛的状态。

注释
艾地:古代的地方。
修宁:地名,可能指一处宁静优美的地方。
幽:幽深,安静。
溪声:流水的声音。
枕:枕头。
含秋:带有秋天的气息。
树密:树木茂密。
苔封径:青苔覆盖小路。
庭虚:庭院空旷。
月满楼:月光洒满楼阁。
清辉:清冷的月光。
累世:世代相传。
高义:高尚的节操。
藉:凭借,通过。
名流:有名望的人。
翻译
古代艾地景色优美,修宁的风景最为幽深。
溪水声常常传到枕边,山色正带着秋天的韵味。
树木繁茂,青苔覆盖小径,庭院空旷,月光洒满楼阁。
清冷的月光世代照耀,高尚的节操借由名流传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静的书院景色,充满了对自然之美和文化传承的赞美。开篇“古艾地多胜”表明书院位于一片古老而又雄伟的地方,"修宁景最幽"则强调了这里的宁静与深远。接下来的"溪声常到枕,山色正含秋"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声音和颜色的变化,是诗人在此地所获得的心灵滋润。

"树密苔封径,庭虚月满楼"则描绘出书院中树木浓密、苔藓覆盖小路,庭院空旷而月光充盈的景象。这里的"封"和"满"字用得好,让人感受到一份静谧与丰盈。

最后两句“清辉光累世,高义藉名流”表达了诗人对书院文化传承的敬仰,以及对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美好名字的人物的赞誉。"累世"和"藉"字分别传递出时间的沉淀与荣耀的积累,体现了诗人对于这所书院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品格的认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以及对书院文化精神的颂扬,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寄情山水的意境,同时也彰显了作者作为知识分子的自豪与使命。

作者介绍

冯拯
朝代:宋

冯拯(958~1023),字道济,孟州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太平兴国进士,景德间除参知政事。祥符东封,以拯为仪仗使。卒谥文懿。《宋史》卷二八五有传。
猜你喜欢

送吼万维那慧均典客请佛舍利于栖贤·其二

明珠那可镇沧溟,圣泽南归百粤兴。

一自曹溪铃铎后,人天百万更无声。

(0)

送方大林入苏门·其一

明珠寸径出深渊,照耀人间万事圆。

昔日养来今日取,何须搔首问高天。

(0)

赠方大林·其一

九枝秀草当门植,一幅春光对面悬。

莫道不曾收拾得,黄莺啼起隔林烟。

(0)

辽海舟中·其十三

独鹤破云来,其声甚悲婉。

相将欲近蓬,又被北风转。

(0)

湟川舟中·其一

日沈碧水气佳哉,曲折波涛吼晚雷。

唽呖鸟啼山大伯,高低石长水杨梅。

船因买缆经时住,花为无人尽意开。

路接雁回峰较近,干戈阻绝雁应回。

(0)

赋得孔雀开屏

白业馨香佛国来,灵禽屏向寿峰开。

飞泉漫说流银汞,跨鹤真疑到玉台。

结社半生虚草屦,盟鸥万里见真才。

人间幻事公窥尽,岁岁祇园韵莫裁。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