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朝天(cháo tiān)的意思:指向上延伸,直立而高耸。
飞絮(fēi xù)的意思:指风吹动柳树或榆树时,树上的絮子像雪花一样飞舞的景象。比喻事物繁多、纷乱不堪。
功德(gōng dé)的意思:指善行、善事所积累的功德。
觚棱(gū léng)的意思:指物体的棱角突出、锋利。
故宫(gù gōng)的意思:指位于北京市中心的明清两代的皇宫,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之一。
寒食(hán shí)的意思:指寒食节,也指寒食节期间的寒食禁火。
落花(luò huā)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逝去或破灭,形容事物的悲凉或人的遭遇不幸。
石床(shí chuáng)的意思:指人在石头上睡觉,形容艰苦的生活环境。
无功(wú gōng)的意思:没有成就或功绩。
羡门(xiàn mén)的意思:羡慕别人的门第、家境、地位等。
想见(xiǎng jiàn)的意思:希望见到某人或某物。
兴王(xīng wáng)的意思:指君主兴起、称王称霸。
易地(yì dì)的意思:指位置、环境等发生变化,人或事物发生转移或调换。
银海(yín hǎi)的意思:指银光闪烁的大海,比喻广阔无边的海洋或大量的银子。
正是(zhèng shì)的意思:表示正好、正当、恰恰是。
作邑(zuò yì)的意思:指建造城邑,也可比喻创造事物。
寒食节(hán shí jié)的意思:指寒食节期间的禁火、禁烟、禁炊,以及为了追思故人而不食肉食的风俗。
-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鼐所作的《过明孝陵》。诗中描绘了对明孝陵的景仰之情,以及对历史的深沉思考。
首联“蒋侯山与故宫连,想见兴王作邑年”,开篇即以蒋侯山与故宫相连的景象,引出对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南京的历史回忆,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之情。
颔联“银海竟从僧易地,石床空令女朝天”,通过“银海”和“石床”的意象,分别象征着佛教的庄严与女性的纯洁,暗示了明孝陵作为皇家陵寝的神圣与庄重,同时也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颈联“山青尚似觚棱阙,涧涸曾无功德泉”,运用对比手法,将山色的青翠与历史的痕迹相联系,山上的“觚棱阙”(宫殿的装饰物)与“功德泉”(象征着皇恩浩荡的泉水)的消失,反映了时间的无情与历史的变迁。
尾联“正是江村寒食节,落花飞絮羡门前”,点明了时节,寒食节是古代祭祀祖先的日子,诗人在此时路过明孝陵,不禁感慨万千。落花与飞絮的景象,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门前的景象引发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深思。
整首诗通过对明孝陵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追忆、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富有哲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孟郁兄偕陈参戎帅兵平山东妖贼赋此以壮其行
献赋仍牢落,胡为复此行。
雄文真宰妒,华发壮心惊。
感遇甘投笔,忧时欲请缨。
分庭丞相府,借箸贰师营。
那惜秦貂敝,翻誇汉帜明。
鳣堂辞问字,虎帐待谭兵。
六月歌常服,千山迓去旌。
抒怀呼鲁酒,密语合齐衡。
箭或传书至,檄知倚马成。
词锋堪却敌,诗草足长城。
妙算从天下,妖氛计日平。
掀髯称烈士,白面故书生。
不信繻终弃,还云砚可耕。
但留孤剑在,风雨匣中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