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陈勉仲四首·其二》
《和陈勉仲四首·其二》全文
宋 / 王之道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何日清游继大苏扁舟东去泛西湖

欲将景物和诗句,写作钱塘伟观图。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扁舟(piān zhōu)的意思:指小巧轻便的船只,也用来比喻身世低微或贫寒的人。

大苏(dà sū)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高大、壮丽、宏伟。

和诗(hè shī)的意思:指多人共同创作一首诗,各人的才华得以充分展现。

何日(hé rì)的意思:什么时候

景物(jǐng wù)的意思:指自然景物或人工构筑物。

诗句(shī jù)的意思:指诗中的句子或诗中的一句话。

伟观(wěi guān)的意思:形容景色、建筑等宏大壮丽,给人以宏伟壮观之感。

物和(wù hé)的意思:指物品相互和谐、协调。

西湖(xī hú)的意思:西湖是中国浙江省杭州市的一座著名湖泊,因其美丽的风景而被称为“人间天堂”。西湖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美丽的景色或令人心醉的环境。

写作(xiě zuò)的意思:用笔从事农耕工作,比喻勤奋努力地从事写作或其他工作。

注释
何日:何时。
清游:清闲游览。
继:继续。
大苏:指苏轼,北宋文学家。
扁舟:小船。
东去:向东航行。
泛:泛舟。
西湖:杭州西湖。
欲:想要。
景物:景色。
和:以及。
诗句:诗歌。
写作:创作。
钱塘:古代地名,今杭州。
伟观:壮观景象。
图:画面。
翻译
何时能再次像大苏轼那样畅游,乘坐小船向东驶向西湖。
我想要描绘西湖的美景与诗句,创作一幅壮观的钱塘江画卷。
鉴赏

这两句诗是北宋时期诗人王之道所作,出自其《和陈勉仲四首》中的第二首。这段诗描绘了诗人想要追随大文学家苏轼(即苏东坡)的清游生活,以及他对风景的热爱与诗意的追求。

"何日清游继大苏,扁舟东去泛西湖。"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的向往,希望有一天能像苏轼那样,在自然中找到灵感和快乐。他提到"大苏",指的是宋代文学巨匠苏东坡,他的生活态度和文艺成就都是诗人崇拜的对象。"扁舟东去泛西湖"则描写了诗人希望乘坐平底小船,在西湖上自由航行的情景。

"欲将景物和诗句,写作钱塘伟观图。"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艺术追求,他想要将自己所见到的美丽景色与内心的诗意融合在一起,并且希望能够把这些情感和景致以画面的形式呈现出来。他提到"写作钱塘伟观图",显示出他对绘画的兴趣,以及想要通过这种方式来记录下自己对于自然美景的深刻体验。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于自由生活、艺术创作和自然之美的无限向往与热爱。

作者介绍
王之道

王之道
朝代:宋   籍贯:庐州濡须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
猜你喜欢

与郑过斋诗话因忆林白庵林宦途近五老峰故以仙况之

忆汝仙人白兔公,双凫踪迹寄飞鸿。

诗囊尽纳匡庐月,归散江门夕钓中。

(0)

迎春日书茅笔寄怀

惜昔迎春寺重游,珠林同咏壁间留。

今朝独试茅龙手,折取梅花寄陇头。

(0)

题画二首·其一

晓发行囊越小庄,月沉江阁雾烟黄。

相看一语出不得,背马悠悠长似忙。

(0)

织妇吟二首·其二

茧箔谁收敛,机丝自忖量。

祇愁缯帛少,无褐奉姑嫜。

(0)

访僧玄虚未面题壁

招题烟雾暝,古刹迷幽径。

参禅不见僧,翻疑僧入定。

踟躅山门中,梵劫总虚空。

(0)

病间閒行二首·其一

曾闻傲吏懒梳头,我插黄花喜病瘳。

努力餐馀无一事,过桥穿出水边楼。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