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脱俗的隐居图景。诗人以“有泉落落有山嶙”开篇,巧妙地运用了“落落”和“嶙”这两个词,前者形容泉水清澈而流畅,后者则描绘山峰的峻峭与险峻,两者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自然界的和谐与壮美。接着,“结个茅庵足养真”一句,点明了诗中人物选择隐居之所的情境,一个简朴的茅庵,足以容纳内心的纯净与真实,暗示了追求精神自由与心灵归宿的主题。
“莫怪无端居竺氏,一般都是出尘人。”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通过“竺氏”这一典故,暗指佛教文化对隐士生活的影响,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超凡脱俗之人的敬仰之情。这里的“出尘人”不仅指居住在幽栖寺的僧侣或隐士,也泛指那些超越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人们。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深情赞颂,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方式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齐天乐.题家药坪问花词
乌丝几褶蚕眠字,小红箫谱新制。
银蜡烧灯,红鳞泛酒,午夜豪尖吹绮。艳情兜起。
又絮搅花飞,杜鹃声里。
老去江湖,莺莺燕燕也未知。
灵山共抛旧隐,石屏风调远,遗响堪忧。
宝鸭栏斜,圆鸥梦稳,占断垂虹烟水。弹了叩徵。
笑侬亦工愁,新声曾倚。试赌旗亭,俊游同买醉。
金缕曲.题吴淑芳夫人霜柏慈筠图
妙手传神似。画图中、雍雍肃肃,端方容止。
自是君身有仙骨,福慧双修如此。
堪称得、扫眉才子。
先世延陵遵古训,守诗书礼乐司中馈。
甘淡泊,厌罗绮。虚堂把卷双鬟侍。
对芳塘、一泓澄碧,轻阴满地。
此际身心清凉甚,兀坐嗒然隐几。
数十载、辛勤非易。
霜柏慈筠同苦节,感仙人降笔分明示。
传佳话,重乡里。
玉烛新.咏白海棠,用周清真韵。社中课题
初晴新雨后。乍洗褪胭脂,缟衣妆就。
东风倦倚,憨憨态、不管敲残更漏。
嫩寒天气,正睡稳、乌衣时候。
深夜静、银烛高烧,微香暗侵襟袖。
盈盈一点芳心,占多少春光,问卿知否。红妆莫斗。
谁得似、净骨天然清瘦。神娟韵秀。
雅称个、花仙为首。还要倩、流水高山,花前慢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