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望 三 湖 诗 南 北 朝 /谢 朓 积 水 照 頳 霞 。高 台 望 归 翼 。平 原 周 远 近 。连 汀 见 纡 直 。葳 蕤 向 春 秀 。芸 黄 共 秋 色 。薄 暮 伤 哉 人 。婵 媛 复 何 极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薄暮(bó mù)的意思:指傍晚时分,太阳快要落山,天色已经暗下来的时候。
婵媛(chán yuán)的意思:形容女子美丽动人。
春秀(chūn xiù)的意思:形容春天的景色美丽、鲜艳。
高台(gāo tái)的意思:指地势高而平坦的台地,也比喻地位高、权势大。
何极(hé jí)的意思:指到了极点或者到了极端的程度。
积水(jī shuǐ)的意思:指因雨水长时间不排除而形成的水积聚的现象。
平原(píng yuán)的意思:指平坦的土地,也用来比喻没有阻碍和困难的环境或状态。
秋色(qiū sè)的意思:指秋天的景色,也表示人生的晚年。
葳蕤(wēi ruí)的意思:形容花草茂盛、繁华的景象。
纡直(yū zhí)的意思:形容行动或言语不拘束,自由自在。
远近(yuǎn jìn)的意思:指距离远近,泛指任何地点、范围、时间的远近。
芸黄(yún huáng)的意思:形容文采或才华出众。
- 注释
- 积水:积聚起来的水,这里指水面宽广的湖泊或池塘。
照:映照,反射。
赪霞:红色的云霞,常指晚霞。
高台:高的平台或楼台。
望:眺望,远望。
归翼:归来的鸟儿的翅膀,代指归鸟。
平原:平坦广阔的地带。
周:环绕。
远近:远处和近处,泛指所有地方。
连汀:连续的水边平地或小洲。
纡直:迂回曲折与直接延伸,形容水岸线的变化。
葳蕤:草木茂盛的样子。
向春秀:向着春天展现秀美。
芸黄:芸草黄时,这里泛指秋天植物变黄的颜色。
共秋色:与秋天的色彩融为一体。
薄暮:傍晚,天色将晚的时候。
伤哉人:令人感伤的人,此处指诗人自己或泛指有类似情感的人。
婵媛:情思牵绕,绵绵不绝的样子。
复何极:又哪里有尽头呢。
- 翻译
- 积水映照着红色的晚霞,站在高台上遥望归来的飞鸟。
广阔的平原环绕着远处与近处,连续的水岸显现出曲折与笔直的轮廓。
草木茂盛迎接着春天的秀丽,绿叶黄花共同构成了秋天的景色。
黄昏时刻真是令人感伤,无尽的思念又该如何穷尽呢?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景。开篇两句“积水照赪霞,高台望归翼”通过水面反射的晚霞与高台上眺望归途的心境,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家园的渴望和向往。随后的“平原周远近,连汀见纡直”则是对广阔平原和曲折河岸的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开阔与连绵。
接着,“葳蕤向春秀,芸黄共秋色”通过春天植物的繁盛和秋天农作物的成熟,勾勒出四季更迭的生机与丰收,这些都是诗人心中理想家园的美好画面。
最后,“薄暮伤哉人,婵媛复何极”则是诗人在黄昏时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感叹。这里“薄暮”代表着日落时分,常常引起人们对远方的思念;“婵媛”字面上指美好而难以实现的事物,这里形容的是诗人对于家乡无尽的怀念和不舍。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传达了游子对故土的深情。这种思乡之情,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是一种常见且深刻的情感表达,它折射出人与自然、人与家园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满江红·其一
送雨迎晴,花事过、一庭芳草。
帘影动、归来双燕,似悲还笑。
笑我不知人意变,悲人空为韶华老。
满天涯、都是别离愁,无人扫。海棠晚,荼早。
飞絮急,青梅小。把风流酝藉,向谁倾倒。
秋水盈盈魂梦远,春云漠漠音期悄。
最关情、鹎鵊一声催,窗纱晓。
风流子.和杨帅芍
锦幄醉荼蘼。狻猊暖、银蒜压烟霏。
正韩范安边,欧苏领客,红芳庭院,绿荫窗扉。
著句挽春春肯住,更判羽觞挥。
金系花腰,玉匀人面,娇慵无力,娅姹相依。
繁华都能几,青油幕、好与遮护晴晖。
寄语东君,莫教一片轻飞。
向温馨深处,留欢卜夜,月移花影,露裛人衣。
只恐明朝西垣,有诏催归。
臈月二十五夜
炙玉怀雪狸,脍银忆冰鲚。
异哉山泽荒,坐我穷鬼祟。
儿头似耶白,相对玩残岁。
炉寒灰荧荧,檠涸灯翳翳。
擘柑老赤脚,煖酒小青髻。
一酌佳入蔗,再酌甘胜荠。
陶然会道妙,嗒然司德契。
吾身与乾坤,共此小关捩。
三百六十节,一节一节系。
四万八千息,一息一息继。
日月有往来,阴阳有开闭。
太和行其间,周流无边际。
臈尽梅纷披,春回柳摇曳。
非时难强揠,有命莫过计。
颜回箪瓢空,季路缊袍弊。
只恐非大贤,公不待后世。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