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归 解 石 山 杂 题 明 /方 太 古 山 高 日 出 迟 ,云 重 天 寒 早 。源 远 断 人 烟 ,木 落 惊 啼 鸟 。南 斗 雁 峰 坳 ,北 极 玉 栏 杪 。下 界 隔 中 天 ,阴 阳 别 昏 晓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极(běi jí)的意思:指极寒之地,比喻极度寒冷、严酷的环境或处境。
昏晓(hūn xiǎo)的意思:指天刚亮或天快黑的时候。
界隔(jiè gé)的意思:指事物之间有明显的隔离或分界,彼此之间无法互相交流或沟通。
惊啼(jīng tí)的意思:形容非常惊慌失措,非常害怕或非常伤心而哭出声音。
木落(mù luò)的意思:指树叶脱落,也比喻人事物的衰败或失去原有的生机。
南斗(nán dòu)的意思:南斗是指南天北斗星座的七颗星星,比喻人才出众、学问渊博。
人烟(rén yān)的意思:指人口众多、繁华的地方。
日出(rì chū)的意思:太阳从地平线升起,代表新的一天开始。
下界(xià jiè)的意思:指地狱或阴间。
阴阳(yīn yáng)的意思:阴阳是中国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宇宙万物的两个相对而又统一的方面。阴指阴暗、负面、 passivity;阳指明亮、积极、活动。阴阳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是世界万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则。
玉栏(yù lán)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或境地。
重天(zhòng tiān)的意思:指天空压得非常低,形容气压极大,天空异常沉重。
中天(zhōng tiān)的意思:指太阳高悬在天空中央,形容光明照耀、非常明亮。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方太古的《归解石山杂题》描绘了一幅山间清晨的景象。首句“山高日出迟”展现了山势之高峻,使得太阳升起的时间比平地要晚,暗示了地理位置的偏远和自然环境的静谧。次句“云重天寒早”则通过厚重的云层和早来的寒意,渲染出山中的清冷气候。
“源远断人烟”进一步强调了山的深邃与人迹罕至,而“木落惊啼鸟”则以秋日落叶和鸟儿的啼鸣声,增添了寂静山林的生动感。接下来,“南斗雁峰坳”和“北极玉栏杪”两句运用了星辰和山峰的意象,描绘了广阔的天空和险峻的地形,给人以空间的辽阔感。
最后两句“下界隔中天,阴阳别昏晓”总结了山的高度使得天地分隔,山的这一侧是清晨,另一侧则是夜晚,阴阳两界在此处清晰划分,展现出大自然的奇妙和时间的流转。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石山的自然景观,寓含了诗人对山川壮丽和人与自然关系的感慨,具有浓厚的山水诗意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登西灵塔
塔庙出招提,登临碧海西。
不知人意远,渐觉鸟飞低。
稍与云霞近,如将日月齐。
迁乔未得意,徒欲蹑云梯。
州城西园入斋祠社
升坛预洁祀,诘早肃分司。
达气风霜积,登光日色迟。
农教先八政,阳和秩四时。
祈年服垂冕,告币动褰帷。
瘗地尊馀奠,人天庶有资。
椒兰卒清酌,簠簋彻香萁。
折俎分归胙,充庭降受釐。
方凭知礼节,况奉化雍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