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上望京台,万山蔽其前。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望 京 楼 上 寄 令 狐 华 州 唐 /李 逢 吉 祇 役 滞 南 服 ,颓 思 属 暮 年 。闲 上 望 京 台 ,万 山 蔽 其 前 。落 日 归 飞 翼 ,连 翩 东 北 天 。涪 江 适 在 下 ,为 我 久 潺 湲 。中 叶 成 文 教 ,德 威 清 远 边 。颁 条 信 徒 尔 ,华 发 生 苍 然 。寄 怀 三 峰 守 ,岐 路 隔 云 烟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颁条(bān tiáo)的意思:颁布法令或规章制度
潺湲(chán yuán)的意思:形容水流声或声音轻柔、细腻。
成文(chéng wén)的意思:指文章或文书已经写好,可以公开发表或使用。
德威(dé wēi)的意思:德行威严,道德的力量具有威慑力。
东北(dōng běi)的意思:指中国地理方位中的东北方向,也泛指边远、偏僻之地。
发生(fā shēng)的意思:指事件或事情的发生、出现。
飞翼(fēi yì)的意思:形容行动迅速,速度快。
归飞(guī fēi)的意思:指事物返回原处或回到最初的状态。
华发(huá fà)的意思:指头发变白,象征年老。
寄怀(jì huái)的意思:寄托思念之情。
京台(jīng tái)的意思:指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紧密,互相支持、互相配合的良好状态。
连翩(lián piān)的意思:形容鸟群或马群飞奔时整齐有序的样子,也形容事物或人群连续不断地出现。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暮年(mù nián)的意思:指人到了晚年阶段。
南服(nán fú)的意思:指南方的服饰,用来形容穿着华丽的衣服。
岐路(qí lù)的意思:指分道扬镳,走上不同的道路或选择不同的方向。
三峰(sān fēng)的意思:指三座山峰,比喻三个主要的人或事物。
徒尔(tú ěr)的意思:指不费力气、徒劳无功的行动或努力。
颓思(tuí sī)的意思:指思考、思维衰退,失去活力和创造力。
为我(wèi wǒ)的意思:为了我
文教(wén jiào)的意思:文教是指文化和教育方面的事物或领域。
信徒(xìn tú)的意思:指坚信某种宗教、信仰或理念的人。
远边(yuǎn biān)的意思:远离中心地带的边缘地带。
云烟(yún yān)的意思:指烟雾缭绕的样子,比喻事物隐约不清、虚幻不实。
在下(zài xià)的意思:谦称自己,表示自己地位低下或者自谦。
祗役(zhī yì)的意思:指只做无用功,白费力气。
中叶(zhōng yè)的意思:中叶指的是事物发展到一半的阶段,也可以表示时间的中间阶段。
- 注释
- 祗役:长期任职。
滞:停留。
南服:南方地区。
颓思:消沉的思绪。
暮年:晚年。
京台:京城的高台。
蔽:遮蔽。
落日:夕阳。
归飞翼:归巢的鸟儿。
涪江:河流名。
潺湲:水流声。
文教:文治教化。
德威:德政威严。
清远:遥远而清明。
颁条:颁布法令。
信徒尔:信徒们。
华发:白发。
三峰守:三峰地区的守令。
岐路:歧途。
隔:相隔。
云烟:云雾。
- 翻译
- 长久以来在南方任职,思绪消沉属于晚年。
闲暇时登上眺望京城的高台,前方群山重重叠叠。
夕阳西下鸟儿归巢,纷纷向东北方飞去。
涪江恰巧流经脚下,长久以来静静流淌。
国家的中部已形成文治教化,德政威严扩展到远方。
颁布法令给信徒们,我已白发苍苍。
寄托情怀给三峰守令,歧路相隔只在云端烟雾间。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仕途失意、暮年怀旧之人的心境与情感。开篇“祗役滞南服,颓思属暮年”两句表明诗人在仕途上遇挫折,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愈加感到时光飞逝,不可挽回。接着,“闲上望京台,万山蔽其前”则是诗人登高望远,心中牵挂着往日的辉煌,却被现实中的重重阻隔所遮掩。
“落日归飞翼,连翩东北天”一句通过夕阳与大鸟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和远离尘嚣的向往。随后,“涪江适在下,为我久潺湲”则是诗人面对流水,感慨于岁月悠长,如同江水般不断流淌。
“中叶成文教,德威清远边”两句显示出诗人对于文化教育的重视,以及希望自己的德行和影响力能够传播到边疆。紧接着,“颁条信徒尔,华发生苍然”则是对某种制度或法令的颁布,以及这种行为所带来的深远影响。
最后,“寄怀三峰守,岐路隔云烟”一句,则是诗人将自己的思念托付给了三峰之守,而那遥远的岐山之路,也被云雾所隔绝。这不仅描绘了空间上的隔离,更象征着心灵深处的孤独与寂寞。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以及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展现了一种复杂的情感世界。它既有对往昔荣光的怀念,也有对未来希望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一份淡淡的哀愁与孤独,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情感表达方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