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疏多暮蝉,师去宿山烟。
竹间窥远鹤,岩上取寒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古寺的宁静图景。开篇“林疏多暮蝉”即营造出一种秋意浓厚、蝉鸣声中透露出林间疏密的氛围,接下来的“师去宿山烟”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远行僧侣的怀念之情,或许是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者的一种崇敬。
“古壁灯熏画”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寺院中古老壁画在昏黄灯光下的模糊景象,透露出岁月的沧桑与静谧。紧接着的“秋琴雨润弦”则让人联想到诗人独自一人于深夜,以琴声寄托心绪,那琴弦上滋滋的水珠似乎也在诉说着秋天的寂寞。
中间两句“竹间窥远鹤,岩上取寒泉”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观察与深切体验。远处鹤鸣声隐约可闻,而诗人却在竹丛中悄然窥视,仿佛能够捕捉到那自由翱翔的瞬间。而岩上取水,更是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生态之和谐共生的理解与尊重。
最后两句“西岳沙房在,归期更几年”则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西岳沙房,或许是诗人心中的某个精神寄托,而“归期更几年”的叙述,则让读者感受到时间的长河与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深远的意境、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领悟,以及对于生活的认真态度。
天风吹孤蓬,一去无留踪。
或与回飙遇,犹希返故丛。
同饮南陵水,况是亲骨肉。
相见无别辞,缕缕诉衷曲。
衷曲犹未伸,征车动行尘。
屏营高堂上,尊酒聊具陈。
纫兰以为赠,此志良不薄。
冀藏怀袖间,时用慰绵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