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从今(cóng jīn)的意思:从今以后;从现在开始。
催租(cuī zū)的意思:催促房屋租金的支付。
大布(dà bù)的意思:指大规模的布置、安排或组织。
钓徒(diào tú)的意思:指通过钓鱼来寻找朋友,比喻以某种方式引诱或试探某人,以便达到自己的目的。
却扫(què sǎo)的意思:清除,扫除
扫除(sǎo chú)的意思:清除、清理、清扫
施食(shī shí)的意思:给予食物或帮助他人。
亭长(tíng cháng)的意思:指掌管亭子的人,比喻负责某个地方或事务的人。
物欲(wù yù)的意思:物质欲望没有止境,贪图享受和物质的追求无法满足。
笑语(xiào yǔ)的意思:愉快的笑声或言语。
消磨(xiāo mó)的意思:消磨是一个动词,意思是通过时间的流逝或者持续的活动来减弱或消除某种感觉、能力或者状态。
壮志(zhuàng zhì)的意思:形容雄心壮志,追求高远目标。
自相(zì xiāng)的意思:自我相互之间。
- 注释
- 马迹车声:形容过往车辆的痕迹和声音。
断已无:完全停止。
邻翁:邻居老人。
笑语:笑声交谈。
自相呼:互相呼唤。
衣裁大布:穿着粗布衣服。
如亭长:像乡里的小官。
船设低篷:船上搭建低矮的遮阳篷。
学钓徒:模仿钓鱼者的生活。
悯物:怜悯众生。
师僧施食:效仿僧人布施食物。
畏人愁:担忧他人。
报吏催租:应付官差催缴租税。
陈蕃:东汉名臣,以洁身自好著称。
壮志消磨尽:豪情壮志消磨殆尽。
一室:自己的房间。
却扫除:打扫清理。
- 翻译
- 马蹄车声都已经消失,邻居们的笑声互相呼唤。
穿着粗布衣服像乡里的官长,船上设置低矮的篷帐学钓鱼的人。
怜悯众生像僧人施舍食物,害怕人来忧虑官差催缴租税。
陈蕃的壮志已经消磨殆尽,从现在起只打扫自己的房间。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淳朴的乡村生活画面。首句“马迹车声断已无”,写出了乡村的宁静,没有了往日的喧嚣。接着,“邻翁笑语自相呼”展现了村民之间的和睦与亲切。诗人以“衣裁大布如亭长,船设低篷学钓徒”来刻画村民朴素的生活方式和对自然的亲近,形象生动。
“悯物欲师僧施食”表达了诗人对村民慈悲之心的赞赏,他们效仿僧侣布施食物给动物,体现了他们的善良和仁爱。然而,“畏人愁报吏催租”又揭示了生活的艰辛,农民对官府催缴赋税的忧虑。
最后两句“陈蕃壮志消磨尽,一室从今却扫除”借陈蕃典故,感慨时光流逝和个人理想的消磨,诗人感叹自己壮志不再,只愿过上简朴的农耕生活,打扫庭院,享受这份宁静。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既赞美了乡村生活的恬静与和谐,也揭示了其中的辛酸与无奈,流露出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漳浦黄忠烈公夫人蔡氏写生画卷诗十首·其七
清漳降神,有石壁立。疾风迅雷,孤根不慹。
乃有寒铁,与相嘘吸。太古之心,一气足挹。
拔出众芳,妙香熠熠。蔷薇晚卧,对之雨泣。
石丈欣然,晨昏长揖。为惜濂溪,所见未及。
和容甫·其二
大雅久沦没,巍然见时英。
作述千载上,死灰起芒精。
气吐相感激,长揖如生平。
谁令黄钟节,掩以瓦釜鸣。
相乐反相泣,出涕何纵横。
十千置斗酒,不惜为君倾。
高筵列华烛,美女调繁筝。
挥手不能顾,悦耳非新声。
藉无师涓奏,何以移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