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钓图》
《题钓图》全文
明 / 沈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谁寄扁舟隐沦平沙浅濑入秋蘋。

钓竿却是功名具,渭水桐江有人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扁舟(piān zhōu)的意思:指小巧轻便的船只,也用来比喻身世低微或贫寒的人。

钓竿(diào gān)的意思:指钓鱼的工具,比喻用于引诱或诱使他人上钩的手段或方法。

功名(gōng míng)的意思:

[释义]
(名)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构成]
并列式:功+名
[例句]
求取功名。(作宾语)

平沙(píng shā)的意思:平坦的沙地,指事物平静无波澜,没有风浪。

桐江(tóng jiāng)的意思:指人心胸开阔,能容纳众多才能和智慧。

隐沦(yǐn lún)的意思:隐退或沉没。形容人才被埋没或默默无闻。

有人(yǒu rén)的意思:表示某个地方有人存在,或某个事件有人参与、有人知道。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沈周的《题钓图》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画面。首句“谁寄扁舟号隐沦”以疑问的方式,暗示了画中人物可能是位选择隐居生活、自号为“隐沦”的人,他乘着小舟在水面漂泊。次句“平沙浅濑入秋蘋”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秋日的沙滩和浅溪边,水草丛生,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寂寥的氛围。

第三句“钓竿却是功名具”看似矛盾,实则寓意深刻,钓鱼在这里象征着淡泊名利的态度,而“却是功名具”暗示了主人公虽然身在渔隐之中,但内心并未完全放弃对功名的追求。最后一句“渭水桐江古有人”,通过提及渭水和桐江两个历史上著名的隐居地,表明这样的隐逸生活并非无古人所为,而是有着悠久的传统。

整首诗通过描绘隐者垂钓的画面,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传统隐士文化的敬仰,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功名与隐逸之间复杂情感的微妙处理。

作者介绍
沈周

沈周
朝代:明   字:启南   号:石田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生辰:1427~1509

沈周(1427~1509)明代杰出书画家。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居竹居主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猜你喜欢

采桑子.题画兰小册·其二兰为横波夫人所绘

后堂丝管亲曾醉,衮遍筝琶。

舞煞蛮靴,百幅红兰出内家。左徒弟子今谁在。

只有章华。沦落天涯,忍看灵均九畹华。

(0)

双双燕

忽然萦绕,似飞絮沾泥,落花依草。

凭肩握手,著处粉围香袅。

又浴向清华沼,学睡醒宛央偎靠。

恁般匿笑回身,背面教郎看饱。

谁遣,离情相搅,要镜里藏春,雪中留爪。

丹青现影,长贮春云容貌。

十七年来何处,怕也似徐娘已老。

赚将词客痴魂,展卷一齐销了。

(0)

长亭怨慢

画檐上、蟾钩皎洁,也似扬州,二分明月。

玉臂清辉,卷帘同坐半窗雪。

凭肩私语,无那个、侬痴绝。

问河畔双星,可真个、年年欢喜离别。

笑多情误我,耐尽灯花磨折。

循墙对影,算名士、倾城相悦。

纵然教四角生轮,销不去、天涯双辙。

且看你晚风,吹鬓闲愁休说。

(0)

水调歌头十二首·其七

一载住京国,户外满朱轮。

就问朝廷掌故,声望鼎彝陈。

六十年来三老,八千岁中乔木,翁是漆园椿。

风流文字吟,矍铄谪仙人。买归棹,整鱼具,理丝缗。

暂别兰陔馨膳,游泳率吾真。

不列玉箫金管,只载法书名画,去结米家邻。

来岁桂丛发,重到作嘉宾。

(0)

贺新郎五十八首·其三十一

花信风犹浅。有诗人、隔城先折,寻芳小柬。

东阁仙郎初下直,拉取春愁同遣。

恰烟柳、曲尘初碾,行到仙源流水外。

吠刘郎、忽有桃花犬。似雪夜、剡溪转。

草堂负郭经帷卷,爱康成聪明弟子,凤雏声啭。

留客盘餐兼味列,供给宁嫌市远。

是真意、觥筹缱绻,人海中闲寻旧雨,尽当前、放取金尊满。

还料理、踏青眼。

(0)

贺新郎五十八首·其十四

愁向欢场起。易销魂、才人结习,大都如是。

只觉江山多寂寞,无处教人欢喜。

抱斯意、吾侪应尔,抑郁无端同故态,更飘零、知遇俱相似。

共回首、雁声里。

闲情十载抛流水,念家山暮云回合,自伤羁滞。

丽句清词刊落尽,柳絮今沾泥滓。

有锦瑟、吟编曾毁。

尚忆孱躯痴绝日,病琅邪、几为多情死,同调者、那堪此。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