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景 苏 堂 新 复 上 李 明 府 宋 /汪 晫 先 生 德 政 殊 清 明 ,斯 堂 故 以 景 苏 名 。可 怜 向 苦 糟 曲 厄 ,东 撑 西 柱 县 河 倾 。一 从 公 来 忽 嗟 叹 ,不 日 云 斤 还 旧 观 。败 栋 宅 鼠 壁 篆 蜗 ,涌 翠 流 光 复 辉 焕 。坐 想 岷 峨 远 山 碧 ,先 生 已 矣 遗 陈 迹 。华 阳 三 十 六 篇 诗 ,今 日 拂 尘 炯 全 璧 。自 来 苏 李 两 名 家 ,斯 堂 二 贤 愈 光 华 。看 公 了 却 此 县 债 ,步 武 先 生 云 路 快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步武(bù wǔ)的意思:指人们在学习或工作中不断进步和取得成就。
不日(bù rì)的意思:不久之后,不远的将来
陈迹(chén jì)的意思:指已经过去的事物或迹象。
从公(cóng gōng)的意思:公正、公平、公开。
德政(dé zhèng)的意思:指政府或统治者以道德为准则,依法治国,为民众谋利益的政治措施和行为。
二贤(èr xián)的意思:指两位有才智、有德行的人。
拂尘(fú chén)的意思:拂尘是指用扇子或拂尘轻轻拂扫,比喻轻轻地触动或扫除。
公了(gōng le)的意思:指公开揭发或曝光某人的不法行为或坏事。
光华(guāng huá)的意思:光彩耀眼的气质或光辉的光芒。
光复(guāng fù)的意思:指国家恢复独立、解放,摆脱外来侵略者的统治。
辉焕(huī huàn)的意思:形容光彩耀眼,闪烁夺目。
嗟叹(jiē tàn)的意思:表示悲叹、叹息、惋惜之情。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旧观(jiù guān)的意思:旧观指的是陈旧、过时的观念或看法。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来苏(lái sū)的意思:指人从死亡状态中恢复过来。
了却(liǎo què)的意思:完成某件事情,解决问题,使情况得到圆满解决。
流光(liú guāng)的意思:形容光亮流动、闪烁不定。
岷峨(mín é)的意思:形容山势高耸、雄伟壮丽。
名家(míng jiā)的意思:指在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具有卓越才能、高超技艺的人。
清明(qīng míng)的意思:指春天草木繁茂、万物复苏的时节,也指清晨的时光。
全璧(quán bì)的意思:形容一个整体完美无缺,没有瑕疵。
三十(sān shí)的意思:指男子到了三十岁时,应该有了自己的事业和立足之地。
苏李(sū lǐ)的意思:指苏轼和李清照两位宋代著名文人的姓氏,用以指代两位才华出众的人。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悬河(xuán hé)的意思:形容文章或演讲内容丰富、长篇大论。
已矣(yǐ yǐ)的意思:已经结束或已经完了
一从(yī cóng)的意思:始终如一,毫不改变。
远山(yuǎn shān)的意思:远离自己所在的地方,到更远的地方去。
云路(yún lù)的意思:指在云中飞行的路程,比喻行程遥远。
糟曲(zāo qǔ)的意思:形容事情或情况非常糟糕,困难重重。
篆蜗(zhuàn wō)的意思:形容字迹工整,书写规范。
自来(zì lái)的意思:自从以前到现在一直如此,自然而然
三十六(sān shí liù)的意思:形容事物变化多端,无法预测或掌握。
- 注释
- 德政:清明的政治。
景苏:以景仰苏轼之意命名。
糟曲厄:困苦艰难的境遇。
云斤:比喻修复的工具或技艺。
败栋宅鼠:形容破败的房屋。
岷峨:四川的名山。
拂尘:擦拭灰尘,比喻整理。
步武:追随、模仿。
- 翻译
- 先生的德政特别清明,这座堂因此取名为'景苏'以示敬仰。
令人感叹的是,他曾在困苦中挣扎,如同支撑倾倒的河堤。
自从先生到来后,这里立刻焕然一新,昔日的景象得以恢复。
破败的房屋里,老鼠在墙上爬行,篆刻的字迹模糊不清,但绿色和光芒又重新照耀。
遥想先生对远方岷峨青山的思念,他已经离开,只留下这些遗迹。
华阳的三十六篇诗作,如今擦拭干净,如完整的玉璧般熠熠生辉。
自苏李两位名家之后,这个堂屋因先生而更加光彩夺目。
看着先生完成了这里的事务,他的步伐仿佛也踏上了先生曾经的道路,心情畅快。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到任后,恢复了一个名为“景苏堂”的地方,其清明的德政和对旧迹的重振,使得这个地方焕然一新。诗中通过对比衰败与恢复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对于这位官员的赞赏之情。
“先生德政殊清明,斯堂故以景苏名。”开篇即点出主旨,表达了对主人公德政的高度评价,并指出这个地方因而得名。接着,“可怜向苦糟曲厄,东撑西柱悬河倾。”通过描写昔日的凋敝和今日的恢复,强化了主人公功绩的感染力。
“一从公来忽嗟叹,不日云斤还旧观。”诗人对官员到任后的迅速改变表示惊讶,并形象地将其比作云斤削去旧物,重现古观。随后,“败栋宅鼠壁篆蜗,涌翠流光复辉焕。”通过对衰败建筑与恢复景象的对比,展示了主人公施政后的显著成效。
“坐想岷峨远山碧,先生已矣遗陈迹。”诗人在座中遥想那远处的碧绿山川,以及主人公已经逝去留下的往昔足迹。紧接着,“华阳三十六篇诗,今日拂尘炯全璧。”表达了对这位官员文学才华和成就的赞扬,将其比作古代名将华雄的三十六篇诗歌。
“自来苏李两名家,斯堂二贤愈光华。”作者指出景苏堂不仅因主人公而著称,同时也是苏、李两位名臣曾经留迹的地方,使得斯堂的光辉更加夺目。最后,“看公了却此县债,步武先生云路快。”诗人期望这位官员能够继续前人的美德,解除百姓的困苦,并希望他能够像古代圣贤一样,在政治上走得更远。
整首诗通过对主人公德政和文学成就的高度评价,以及对其恢复景苏堂的赞赏,展现了作者对于理想官员形象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