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李琴士据梧·其二》
《送李琴士据梧·其二》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六言诗

户外世尘皆累,山中天籁无声

莫看螗蝉相捕,要教鹤舞鱼听。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鹤舞(hè wǔ)的意思:形容舞动的姿态优美,轻盈飞舞。

户外(hù wài)的意思:户外指的是在室外的场所或活动。

世尘(shì chén)的意思:世间的尘世纷扰,俗世的纷争和繁忙。

天籁(tiān lài)的意思:指非常美妙动听的声音或音乐。

无声(wú shēng)的意思:没有声音或没有发出声音。

中天(zhōng tiān)的意思:指太阳高悬在天空中央,形容光明照耀、非常明亮。

翻译
户外的世俗纷扰都令人疲惫,山中的自然之声却宁静无声。
不要只看到螗蝉互相争斗,要让白鹤起舞,让鱼儿倾听。
注释
户外:指外界,非山林环境。
世尘:世俗的尘嚣,指人间纷扰。
累:劳累,引申为困扰。
山中:指远离尘世的山林。
天籁:自然的声音,如风声、鸟鸣等。
无声:没有人工或机械的声音。
螗蝉:一种小型昆虫,常有争斗行为。
捕:捕捉,这里比喻争斗。
鹤:长颈鸟类,象征高洁。
舞:舞蹈,这里形容鹤的姿态。
鱼听:鱼儿也能听到,强调声音和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的高洁情怀和自然境界。开篇“户外世尘皆累,山中天籁无声。”两句,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于尘世喧哗与山中宁静的感受。“户外”指的是人间的纷争与烦恼,而“山中”则象征着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这里的“天籁无声”形容山中的安静,不仅是耳根所听不到的声音,更有心灵深处的宁静。

接着,“莫看螗蝉相捕,要教鹤舞鱼听。”这两句则是在表达一种修养与境界。螗蝉相捕,喻指世间的是非恩怨,而“要教鹤舞”则是说要像鹤一样自由自在,“鱼听”则象征着心灵的清澈与宁静。这两句强调了作者对于内心修养的追求,即在纷扰的世界中保持一颗平和的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展示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时事

群盗忧方切,繁霜况暮春。

封疆谁锁钥,天地渐风尘。

处处鸣弦日,家家望雨人。

时危身尚弃,空有泪沾巾。

(0)

南征词六首·其六

桂海停舟楫,蓬山献画图。

云屯七萃甲,风递九关符。

进酒龙衣湿,藏阄豸绣呼。

鸡人那复报,乘月射平芜。

(0)

宫词四首·其四

三三两两不知愁,结束罗裙学打球。

傍晚忽闻天乐近,分明只在殿东头。

(0)

园居

人境重重隔,溪流宛宛分。

竹阴飞翠雨,花气结晴云。

篱缺牵萝补,园芜植杖芸。

禽言能细译,幽事赖先闻。

(0)

同周岐麓台长泛西湖遂宿藕花居

湖畔乍逢骢马使,沙行同入鹭鸥群。

六桥水抱珠林月,两竺峰盘宝界云。

岸柳藏莺侵坐密,园花隐麝隔溪分。

况同佛院移莲榻,共息尘机理贝文。

(0)

彼倭行

去年倭奴劫上海,今年绎骚临姑苏。

横飞双刀乱使箭,城边野草人血涂。

五郡陈红王外廪,洪武以来无一警。

自从妖啸失农耕,伐鼓敲金穷旦暝。

四月五月圩水平,氓丁悉索驱上城。

官军岂无一寸铁,坐劝彼倭来横行。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