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苟(bù gǒu)的意思:不苟指不苟且不苟且不苟懒惰敷衍,不认真负责。
常怀(cháng huái)的意思:始终保持某种思想、情感、信念等。
典册(diǎn cè)的意思:指记载着典章制度的册子,也指具有权威性的典籍。
苟同(gǒu tóng)的意思:指没有自己的主见,盲从他人的意见或行动。
恳款(kěn kuǎn)的意思:真诚地请求款待或捐助
论谏(lùn jiàn)的意思:
(1).论述讲谏的方法。 宋 苏洵 《谏论上》:“古今论諫,常与讽而少直,其説盖出於 仲尼 。”
(2).议论和进谏。 宋 陆游 《太师魏国史公挽歌词》之一:“论諫寧中止,谋謨不苟同。”谋谟(móu mó)的意思:指筹划计谋,策划谋略。
千载(qiān zǎi)的意思:千年的时间。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三公(sān gōng)的意思:指官员的三个职务,分别是公事、公款、公车,也泛指官员的权力、财物和特权。
渊源(yuān yuán)的意思:指事物的根源、来历或深厚的背景。
云龙(yún lóng)的意思:云龙是指龙在云中飞翔,比喻英勇豪杰或高飞的志向。
志士(zhì shì)的意思:指有志向、有抱负的人,特指愿意为国家或社会事业奋斗的人。
中止(zhōng zhǐ)的意思:停止、终止
- 翻译
- 他早年就精通深奥的学问,心中常怀忠诚和诚意。
在历史的风云变幻中,他如同云龙般历经千年,著作等身,位列三公之首。
他在讨论和进谏时从不轻易停止,策划谋略从不随便附和。
他的心意又有谁能真正理解?只有志士在秋风中感怀他的壮志未酬。
- 注释
- 早擅:早年擅长。
渊源学:深奥的学问。
恳款忠:忠诚和诚意。
云龙际:历史的风云变幻。
千载:千年。
典册:著作。
冠三公:位列三公之首。
论谏:讨论和进谏。
宁中止:从不轻易停止。
谋谟:策划谋略。
苟同:随便附和。
谁复识:有谁能理解。
志士:志向坚定的人。
泣秋风:在秋风中感怀。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为太师魏国史公(可能是指某位历史上的重要人物)所写的挽歌中的第一首。诗中表达了对逝者的高度评价和敬仰之情。
"早擅渊源学",赞扬魏国史公自幼就精通深厚的历史学问,显示出他的才华横溢和学识渊博。
"常怀恳款忠",则强调他对国家和君主的忠诚,品格高尚,待人诚恳。
"云龙际千载,典册冠三公",将他比作云龙般的杰出人物,历经千年而不朽,其在史书中的地位如同三公一般崇高。
"论谏宁中止,谋谟不苟同",赞美他在议论和决策时坚持原则,不轻易改变立场,显示出他的智慧和责任感。
"此心谁复识,志士泣秋风",表达了诗人对魏国史公内心深沉而未被广泛理解的哀叹,以及对其高尚志向的深深感佩,最后以志士面对秋风的悲凉情境作结,寓含了深深的哀思和敬仰。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充满敬意和感慨的挽歌,展现了诗人对逝者卓越品质的高度赞扬。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罗正之年兄出使二浙
相逢三十春,欢宴殊未足。
都门今见君,行意一何速。
正之南国秀,德业素所畜。
才名振京师,贤达竞推毂。
当年诸邑政,惠爱春兰馥。
惟思结恩信,几欲弛鞭扑。
一朝使王畿,茂草鞠圜狱。
高怀富经纶,馀事归简牍。
风骚入冥搜,落笔动盈幅。
忠诚人所怀,正直神介福。
轻舟扬高旌,锦袂耀乡服。
西风浙江远,秋色方在目。
欢声溢闾巷,喜气沾僮仆。
东南岁仍饥,仁主意方属。
君才固有馀,足以振疲俗。
行闻变潢潦,千里尽平陆。
功成办归装,来赴严君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