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畔烽初息,居人梦未安。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忍(bù rěn)的意思:不忍指不能忍受、无法忍受的意思,表示不愿意或不忍心做某事。
炊烟(chuī yān)的意思:指农村中农民家中炊烟袅袅升起,意味着安居乐业,平静安宁的生活。
凋瘵(diāo zhài)的意思:指人体衰弱、憔悴的状态。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海涛(hǎi tāo)的意思:指波涛汹涌的大海,也用来比喻声势浩大、气势磅礴的景象或人物。
荒原(huāng yuán)的意思:指草木凋零、土地贫瘠荒芜的地方,也用来比喻事物的荒凉、不毛。
居人(jū rén)的意思:指人们在某个地方居住、生活。
空见(kōng jiàn)的意思:空洞的见解或空虚的观点
庐舍(lú shè)的意思:指简陋的住所或房屋。
满目(mǎn mù)的意思:充满眼前,到处都是。形容景象壮观、美丽或繁荣。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一路(yí lù)的意思:一直、一同的意思,表示在某个过程或者行动中持续不断,没有中途停顿或改变。
雨后(yǔ hòu)的意思:指雨后天晴,雨过天晴,形容事情经过困难或逆境后,出现好转或变得更好。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经福永道中的所见所感。"满目怜凋瘵"表达了他对眼前荒凉景象的深深同情,凋瘵形容景象凄惨,如同病人般衰弱。"荒原不忍看"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悲悯之情。
"炊烟一路少,庐舍几村残"细致刻画了沿途村庄的破败,炊烟稀疏,房屋残缺,显示出战乱或贫困带来的荒凉。"泽畔烽初息"暗示着战火刚刚平息,但人们尚未从战争的恐惧中完全恢复,"居人梦未安"揭示了人们内心深处的不安与忧虑。
最后两句"萧萧风雨后,空见海涛寒"以风雨过后更显寒冷的海涛为背景,寓言战乱后的社会环境如同严冬一般,给人带来更深的凄凉与孤独感。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战后荒凉与民生疾苦,透露出诗人对百姓命运的深深关切。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丘为赴上都(一作送皇甫曾)
帝乡何处是,歧路空垂泣。
楚思愁暮多,川程带潮急。
潮归人不归,独向空塘立。
宿严维宅送包佶(一作皇甫冉诗)
江湖同避地,分首自依依。
尽室今为客,惊秋空念归。
岁储无别墅,寒服羡邻机。
草色村桥晚,蝉声江树稀。
夜深宜共醉,时难忍相违。
何事随阳雁,汀洲忽背飞。
送邵州判官往南(一作皇甫冉诗)
看君发原隰,驷牡志皇皇。
始罢沧江令,还随粉署郎。
海沂军未息,河兖岁仍荒。
征税人全少,榛芜虏近亡。
新知行宋远,相望隔淮长。
早晚裁书寄,银钩伫八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