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榱题(cuī tí)的意思:
亦作“ 榱提 ”。屋椽的端头。通常伸出屋檐,因通称出檐。《孟子·尽心下》:“堂高数仞,榱题数尺。” 赵岐 注:“榱题,屋霤也。” 焦循 正义:“榱之抵檐处为榱题。其下覆以瓦,雨自此下溜,故为霤……自瓦言之为霤,自椽言之为榱题。”《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作《孝经》,死於 鲁 ” 张守节 正义引《韩诗外传》:“堂高九仞,榱提三尺。”按,今本《韩诗外传》卷七作“榱题三围”。 宋 叶适 《祭潘叔度文》:“侧躬容膝於榱题广屋之下,垢衣恶食於文绣膏粱之地。” 清 王韬 《倡建澳门镜湖医院序》:“於是榱题高下,製可从心。”
德行(dé xíng)的意思:指一个人品行高尚,道德行为良好。
得志(dé zhì)的意思:指得到自己所追求的成功和满足。
风光(fēng guāng)的意思:指美丽的景色或者优美的环境。也指某人在社会上享有的声望和地位。
高堂(gāo táng)的意思:指家庭的大厅,也泛指家庭。
茅茨(máo cí)的意思:茅茨是一个形容词,表示住所简陋、破旧不堪。
人正(rén zhèng)的意思:指人品正直、品德高尚。
未遑(wèi huáng)的意思:未有时间或机会做某事
吾人(wú rén)的意思:指自己或我们
贤名(xián míng)的意思:指贤明的名声或声望。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理想居所的追求与对品德修养的重视。首句“榱题数尺耸高堂”,以“榱题”比喻屋檐,形象地描绘了一座高堂的建筑特色,屋檐虽仅数尺,却能营造出高大堂皇的视觉效果。这不仅体现了物质层面的追求,也暗含着精神层面的向往——即使身处简陋之中,也能通过内心的修为和外在的品质,展现出不凡的风采。
接下来的“得志吾人正未遑”,表达了作者对于实现个人志向的渴望与决心。这里的“得志”不仅仅指事业上的成功,更包含了实现自我价值、追求内心平和与满足的深层含义。在追求志向的过程中,作者强调了品德的重要性,“若有贤名并德行,茅茨之下亦风光”。即使居住在简陋的茅草屋中,只要拥有贤名和高尚的德行,生活依然充满光彩。这句话深刻揭示了精神世界的丰富与物质条件的相对次要性,鼓励人们在追求外在成就的同时,也不忘内在修养的提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简陋与繁华,强调了品德与精神追求的价值,提醒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不应忽视内心世界的建设,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方式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赠法云守光上人
日边开神皋,古刹面青嶂。
寂寥千年后,凛凛发孤壮。
上人薝卜英,绝轫超性相。
独鹤嶷瘦姿,层冰烂清尚。
云游始丁年,自副乃盂杖。
鞭羊去智害,尽垩契郢匠。
喉呀般若音,浩汗卷溟涨。
衢尊洒法味,如取赤子饷。
九夏天无云,暑风浊于酿。
汩吾眇西征,挥汗迷背项。
耽耽清凉境,一榻岌相向。
屦满宁嫌猜,目击自张王。
禅场推选锋,宛是喑呜将。
洗我苦空语,尽决濛羃盎。
兜罗辞铦棘,何有挂诸妄。
露地非端倪,洒洒白牛放。
惜哉功名误,未尔寄物当。
它日虎溪傍,还期杖藜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