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持正(chí zhèng)的意思:坚持正义和公正的原则和态度。
底绩(dǐ jì)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的底细、真实的本质。
浮议(fú yì)的意思:指言辞轻浮,议论虚浮,没有实质内容的讨论。
贵无(guì wú)的意思:形容某种珍贵的事物或品质无法被替代或超越。
国民(guó mín)的意思:指一个国家的公民,也可指整个国家的人民。
金堤(jīn dī)的意思:指财富积累,堆积如山,形容财富丰富。
开诚(kāi chéng)的意思:真诚而坦率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民生(mín shēng)的意思:指人民的日常生活和生计。
善守(shàn shǒu)的意思:指善于守护、保持、坚守某种信念、原则或责任。
五言(wǔ yán)的意思:五个字的诗句或句子。
无为(wú wéi)的意思:指不做事、不行动、不作为的状态。
训示(xùn shì)的意思:教导、告诫、劝诫。
泽国(zé guó)的意思:形容国家富饶兴盛,人民安居乐业。
众思(zhòng sī)的意思:众多人思考问题。
祖制(zǔ zhì)的意思:祖传的制度或规矩。
五言诗(wǔ yán shī)的意思:五言诗是指每句诗由五个字构成的诗歌形式。
- 鉴赏
此诗出自清朝乾隆皇帝弘历之手,名为《阅河示总督高斌》。全诗以阅河之事为背景,向总督高斌展示了治理国家的智慧与策略。
首句“泽国民生庶”,开篇即强调了君主对于百姓福祉的关怀,如同滋润大地的甘露,使民众得以安居乐业。接下来,“金堤祖制垂”则进一步阐述了稳固国家根基的重要性,如同坚固的堤坝,守护着国家的稳定与安全。
“来巡期善守,底绩贵无为。”这两句表达了君主巡视的目的在于监督官员是否恪尽职守,同时也强调了治理国家应遵循“无为而治”的原则,即通过合理的制度与政策,让国家自然发展,而非过度干预。
“持正裁浮议,开诚集众思。”这两句则指出,作为领导者,应当坚持公正,裁决那些不实或浮夸的意见,同时要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听取各方意见,以求得最佳决策。
最后,“问予何训示,志在五言诗。”这一句以提问的方式结束,既是对高斌的询问,也是对读者的启发,表明了乾隆皇帝希望通过这首诗传达的治国理念和哲学思考,旨在引导人们追求简洁、真实与和谐的生活方式。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乾隆皇帝深邃的政治智慧和卓越的文学才华,也体现了其对国家治理的独到见解和对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