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夏园对月》
《夏园对月》全文
明 / 林大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白露团新月,清晖北林

检诗宜寂静,在野兴萧森

入蔓光难整,移云影未侵。

篱芳兼瑟历,徙履更追寻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露(bái lù)的意思:指秋季时节,露水开始凝结成白色霜。

北林(běi lín)的意思:北方的森林,比喻荒僻遥远的地方。

寂静(jì jìng)的意思:形容非常安静,没有声音。

清晖(qīng huī)的意思:指天空中的云彩已经散去,清澈明亮的阳光照射下来。比喻黑暗过去,光明重现。

萧森(xiāo sēn)的意思:形容寂静无声,没有人声喧哗的样子。

野兴(yě xīng)的意思:指人的天性或本性,与生俱来的本能,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云影(yún yǐng)的意思:指云彩在日光照射下的阴影,比喻事物的表面现象。

在野(zài yě)的意思:指某人或某团体失去权力、地位或职位,不再处于掌权的地位,而是在社会上处于边缘或被排斥的状态。

追寻(zhuī xún)的意思:努力寻找、追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夜月色下的园林景象,充满了宁静与和谐之美。

首句“白露团新月”,以白露凝聚新月的形象开篇,营造出一种清新而静谧的氛围。接着,“清晖照北林”一句,将月光洒在北边的树林上,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仿佛能感受到月光的温柔与细腻。

“检诗宜寂静,在野兴萧森。”诗人选择在这样的环境下吟诗作赋,似乎在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然的共鸣。这里的“检诗”不仅指整理诗稿,也暗含着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和反思。

“入蔓光难整,移云影未侵。”这两句通过光线与云影的变化,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神秘与动态美。光线难以整理,云影也未曾侵扰,暗示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平衡。

“篱芳兼瑟历,徙履更追寻。”最后两句,诗人通过描述篱笆旁的芳香与瑟历(瑟历可能是指竹子的生长声),以及自己在园中漫步时的探寻,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内心的宁静追求。整个画面充满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与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夏夜月色下园林的美丽景色,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宁静、和谐与自然之美的深深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林大钦
朝代:明

林大钦(一五一一—一五四五),字敬夫,号东莆、毅斋,海阳(今潮州)人。明世宗嘉靖十年(一五三一)应乡试,十一年(一五三二)状元及第。授翰林院修撰,目睹权臣跋扈,无意仕进,以母老乞归。筑室以聚族人,结讲堂华严山,与乡中子弟讲贯六经。海内名流王龙溪、罗念庵、唐荆川及同郡翁东涯、薛中离时相与书言学问之意,独大钦刊落闻见,能于隐微处着力修存。优游典籍,怡情山水,为诗萧然自得。著有《东莆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温汝能纂《粤东诗海》卷二一、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九四有传。
猜你喜欢

又次韵沈告院送行二首·其一

前年倚席湘山下,曾得新篇胜玉葩。

今日题舆秋浦上,又烦佳句溢琼华。

云霄策足君方驶,风雨论心我未涯。

正向齐山插黄菊,遥知已对紫薇花。

(0)

晦日出长安闸

长安堰口长安闸,一度经行一断魂。

不道秦川在何处,只惊行色近中原。

(0)

歌二首·其一

幼富贵兮厌绮罗裳,长入宫兮陪奉尊阳。

今委顿兮流落异乡,嗟造化兮速死为强。

(0)

日入

日出复日入,寝饭但默默。

堪哀笼中鸟,欲去飞不得。

(0)

教授丈作黄字韵诗十首愈出愈奇而有作法孰为凉之句何耶因次韵以见窘

苦思髭催白,交驰耳困黄。

欣欣贪得侣,落落异殊乡。

顾欲穷余短,安能敌众长。

蒹葭倚玉树,华衮照庞凉。

(0)

送王赞子襄

倦能听雨眠窗底,忽起看山到水边。

遂性不如冲露鸟,流行何况下江船。

不臻屈子南征地,宁识秦人避世仙。

邂逅相逢又相别,一杯重把定何年。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