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老昔住此庵今出世再过山次日出诸偈颂乃和之》全文
-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释慧空所作,名为《本老昔住此庵今出世再过山次日出诸偈颂乃和之》。诗中描绘了诗人对自然与禅宗哲理的深刻感悟。
首句“舀溪长柄向来杓”,以“舀溪”这一动作起笔,生动地展现了诗人从自然中汲取灵感的情景,长柄的勺子仿佛是连接人与自然的桥梁,暗示着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切关注与尊重。
“瑞世优昙今日花”一句,运用了“优昙”这一佛教词汇,象征着稀有而珍贵的事物。在这里,“今日花”不仅指自然界中的花朵,更寓意着诗人内心世界的觉醒与美好。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当下美好事物的珍惜与赞叹,同时也暗含着对人生短暂而珍贵的感慨。
接下来,“到我住庵无此瑞,只将溪水煮山茶”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诗人过去与现在的不同体验。在过去的庵中生活,诗人或许并未感受到这样的祥瑞,但如今,他能够以溪水煮茶,享受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这不仅是对当前生活状态的赞美,也是对内心平静与满足的体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深入挖掘,展现了诗人对禅宗智慧的领悟以及对生活真谛的追求。诗中蕴含的哲理与自然之美相得益彰,给人以心灵上的触动与启示。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代柬沙连诸绅士
自请长缨后,乡农竞举戈。
野番犹报国,我辈况登科!
不有同仇赋,其如众论何?
牧羊招卜式,屠狗得荆轲。
烽火通珠屿,旌旗山苧萝。
曾传书慷慨,岂意岁蹉跎!
白马摇鞭去,黄巾带甲过。
一时惊寇至,万口遂言讹。
昨日闻横海,将军是伏波。
高冠弹獬豸,巨浪净鼋鼍。
贼胆寒韩、范,人心仰牧、颇。
会须投笔砚,慎勿误岩阿。
竹帛功名重,桑榆际遇多。
前途期努力,洗耳待铙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