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曲三十首·其二十七》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江南地区的一种社会现象,通过“九逵”和“朱门”的对比,展现了当时社会阶层的差异以及对美好事物的不同态度。
“九逵担杂英,朱门竞相买。” 开篇以“九逵”(指繁华的大街)与“杂英”(各种花卉)的景象,展现了一幅热闹而多彩的画面,暗示了城市生活的繁华与多样性。接着,“朱门”(富贵人家的宅邸)与之相对,强调了这些富有人家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消费,他们争相购买各种花卉,显示出他们的奢华生活和对美的热爱。
然而,诗的后两句“国花委青郊,零落无人采。” 则形成鲜明的对比,揭示了另一种截然不同的境遇。这里提到的“国花”可能指的是某种具有国家象征意义的花卉,它被抛弃在荒郊野外,无人问津。这种情景反映了社会中存在的一些不平等现象,即尽管城市中充满了对美的追求和消费,但在更广阔的乡村或边缘地带,美好的事物却无人欣赏,甚至被忽视和遗弃。
整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不仅描绘了明代江南社会的繁荣景象,也隐含了对社会不公和资源分配不均的批判,体现了诗人对于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长干曲
妾家长干住,嫁与里中儿。
愿同比翼鸟,生死恒相随。
岂知别离苦,郎作襄阳贾。
昨夜邻船开,寄书与郎去。
大堤花正飞,歌舞醉芳菲。
但言估客乐,谁劝不如归。
郎如白石郎,妾似青溪女。
花落板桥南,年年长独处。
何日下江潮,相迎皂莱桥。
还忧风浪苦,中道滞归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