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采莲三首·其二》
《采莲三首·其二》全文
宋 / 范成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藕花深处徘徊不奈华筵苦见催。

记取南泾茭叶露,明明风熟更重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奈(bù nài)的意思:无法忍受或无法承受的困境或痛苦。

华筵(huá yán)的意思:指华丽的宴席,也用来形容盛大的宴会。

记取(jì qǔ)的意思:记住并牢记事物的内容。

明明(míng míng)的意思:显而易见;明明白白地

藕花(ǒu huā)的意思:指人的容貌或言谈举止美好而出众。

徘徊(pái huái)的意思:指人在某个地方来回走动,犹豫不决,无法下定决心。

深处(shēn chù)的意思:指深远的地方或内心深处。

重来(chóng lái)的意思:重新开始,重新尝试

翻译
在荷花丛中悠闲漫步真好,只是美宴上的催促实在让人无奈。
记住那南泾河边的菰叶上晶莹的露珠,等到风儿吹熟了,我还会再来。
注释
藕花:荷花。
深处:花丛中。
好:喜欢。
徘徊:悠闲漫步。
不奈:无法忍受。
华筵:盛大的宴会。
苦见催:频繁催促。
记取:记住。
南泾:地名,可能指某个有茭叶的地方。
茭叶:一种水生植物的叶子。
露:露珠。
明明:清晰可见的样子。
风熟:风吹稻谷成熟。
更:再,又。
重来:再次前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采莲三首(其二)》。诗中,诗人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夏日景象,他沉醉在藕花盛开的池塘边,不愿离开这如画的美景。"藕花深处好徘徊"表达了他对荷花盛开环境的喜爱和留连忘返之情。然而,"不奈华筵苦见催"又透露出他对宴席的无奈,暗示了世俗应酬的打扰。最后两句"记取南泾茭叶露,明明风熟更重来",诗人叮嘱自己记住这里的美好,待风儿吹拂,荷花更加繁盛时,再来此地欣赏,流露出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都市喧嚣的疏离感,富有诗意和生活情趣。

作者介绍
范成大

范成大
朝代:宋   字:致能   号:称石湖居士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126-1193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还朝后除中书舍人。乾道七年(1171年),出知静江府。
猜你喜欢

山居

麋鹿自成群,何人到白云。

山中无外事,终日醉醺醺。

(0)

登秦望山

南登秦望山,目极大海空。

朝阳半荡漾,晃朗天水红。

溪壑争喷薄,江湖遰交通。

而多渔商客,不悟岁月穷。

振缗迎早潮,弭棹候长风。

予本萍泛者,乘流任西东。

茫茫天际帆,栖泊何时同。

将寻会稽迹,从此访任公。

(0)

观猎

马缩寒毛鹰落臕,角弓初暖箭新调。

平原踏尽无禽出,竟日翻身望碧霄。

(0)

柳枝词·其四

刘白苏台总近时,当初章句是谁推。

纤腰舞尽春杨柳,未有侬家一首诗。

(0)

吴姬十首·其十

身是三千第一名,内家丛里独分明。

芙蓉殿上中元日,水拍银台弄化生。

(0)

前相国赞皇公早葺平泉山居暂还憩旋起赴诏命作镇浙右辄抒怀赋四言诗十四首奉寄·其十一

其风自西,言发帝庭。飘彼黄素,堕于山楹。

公拜稽首,靡敢受荣。宸严再临,俾抚百城。

恋此莫处,星言其征。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