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词章(cí zhāng)的意思:
诗文的总称。 隋 江总 《济黄河》诗:“未殫所闻见,无待验词章。”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六:“ 周益公 久在禁林,词章为一时之冠。” 梁启超 《变法通议·论不变法之害》:“听其言论,则日日痛哭,读其词章,则字字《孤愤》。”
放子(fàng zǐ)的意思:指放开、放松、不拘束。
浮蚁(fú yǐ)的意思:形容人群拥挤、熙熙攘攘的景象。
汗衫(hàn shān)的意思:指衣服上的汗渍,比喻艰辛努力的痕迹。
挥扫(huī sǎo)的意思:迅速清除或摆脱。
搜罗(sōu luó)的意思:搜集、收集
物象(wù xiàng)的意思:
(1).外界事物。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耽虚好静,羡此永生,独驰思於天云之际,无物象而能倾。”
(2).物体的形象;事物的现象。 晋 王谧 《答桓太尉难》:“良以冥本幽絶,非物象之所举;运通理妙,岂粗迹之能酬?”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洛水》:“北歷 覆釜堆 东,盖以物象受名矣。”《文献通考·经籍九》:“ 汉 魏 间人所为文,名有‘连珠’者,其联贯物象以达己意。” 清 刘大櫆 《<张秋浯诗集>序》:“乃縈情於歌咏,寄志乎风骚,比拟辞华,雕鏤物象。” 叶圣陶 《隔膜·阿菊》:“他的视官不能应接这许多活动不息的物象。”
(3).文艺作品所创造的典型形象。 郭沫若 《就目前创作中的几个问题答<人文>编者问》:“像 鲁迅 笔下的 阿Q 就是‘生活中由可憎亦复可怜的偏狭观念所造成的卑鄙可耻的物象’的集大成,但 鲁迅 的主旨是叫我们必须加以毁灭。”
(4).景物,风景。 唐 杜牧 《题吴兴消暑楼十二韵》:“晴日登攀好,危楼物象饶。” 宋 梅尧臣 《依韵和晏相公》:“一为清 潁 行,物象颇所览。” 清 陈恭尹 《早发新塘浦舟中作》诗:“物象交晦明,峯云屡开闔。”
(5).物候现象。《人民日报》1959.11.9:“号召全台总动员,人人献农谚,人人观天象、看物象,人人参加整理资料,人人做预报。”
- 翻译
- 慢慢品酌的美酒泛着绿色泡沫,
轻轻剥开的芡实映出衣衫的红色。
- 注释
- 酒:指美酒。
嫩:形容酒的新鲜。
细斟:慢慢斟酌。
浮蚁绿:酒面上泛起绿色泡沫,如蚂蚁浮在上面。
芡:一种水生植物的果实,可食用,这里指芡实。
柔:形容芡实的质地柔软。
轻剥:轻轻地剥开。
汗衫红:指剥芡实时衣服染上的红色。
搜罗:搜集、寻找。
物象:自然界的事物或景象。
嗟:感叹词,表示惋惜或自谦。
予拙:我笨拙。
挥扫:挥毫泼墨。
词章:诗词文章。
放子工:让你尽情发挥你的才华。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田间劳作的图景。"酒嫩细斟浮蚁绿"中的"酒嫩"指的是新酿的米酒尚未醇厚,"细斟"意指精心地选择和品鉴,而"浮蚁绿"则形容新酿酒中漂浮着一层青色的酒花。整句表达了诗人对这秋日里新鲜物事的细腻描写和欣赏。
"芡柔轻剥汗衫红"中的"芡"指的是一种植物,"软而易折",这里借用来形容秋天农作物的质感。"轻剥"表示轻轻地去除外皮,而"汗衫红"则描绘了劳动者在烈日下工作时汗水浸湿衣衫,呈现出一片红润。
接下来的两句"搜罗物象嗟予拙,挥扫词章放子工"展现了诗人在写作上的态度和技艺。"搜罗物象"意味着广泛地收集和描绘自然界的景象,而"嗟予拙"则表达了一种谦逊之情,认为自己在这方面还不够精通。"挥扫词章放子工"中"挥扫"指的是书写时的流畅和自如,而"放子工"则强调了诗人的技艺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整首诗通过对秋日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自己在文学创作上的自我评价,展现了一种闲适与谦逊相结合的艺术境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