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杵霜前扣,哀蛩月下吟。
素寒增腕怯,秋冷重愁深。
这首《闻砧》由明代诗人戴王言所作,描绘了秋夜中砧声与凉风交织的凄美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思乡之情。
首句“凉飙吹永夜”,以“凉飙”(凉风)开篇,点明了季节与氛围,夜晚的长而凉爽,为全诗奠定了悲凉基调。接着,“片片落清砧”一句,将视觉与听觉巧妙结合,砧声如同片片落叶般在寂静的夜晚飘荡,营造出一种孤寂与哀愁的意境。
“繁杵霜前扣,哀蛩月下吟”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捣衣声(杵声)在霜前回响,仿佛是时间的流逝与岁月的沉淀;而月下哀鸣的蟋蟀,则是自然界的悲歌,两者共同构成了秋夜的凄美画面。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的哀婉,也暗含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素寒增腕怯,秋冷重愁深”则直接表达了人物的情感。随着秋寒的加剧,女子的手腕感到寒冷,内心更添一层愁绪。这一细节描写细腻入微,将女性的柔弱与深沉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去去边庭苦,宁怜闺阁心”两句,将个人情感上升至家国情怀的高度。边疆的艰苦生活与闺阁中的柔情相对比,凸显了诗人对于国家与家庭的深切关怀,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闻砧》通过砧声、凉风、霜月等意象,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物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秋夜的独特感悟和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同时也蕴含着对和平生活的渴望与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周宣石鼓久剥落,浮云变化字迹讹。
八分小篆亦已废,纷纷行草何其多。
洪惟盛世自作古,制书勒石传不磨。
知君达时尚所学,落笔星斗光森罗。
蒙恩千里领教职,养育多士培菁莪。
谐音正译妙简绝,穷究根本芟繁柯。
牙签玉轴点画整,照耀后世推名科。
愧予鄙俚事章句,儒冠多误将如何?
哀牢夷,苍山叠翠云无梯。
洱河西倾去无底,晴日倒射红琉璃。
相传沈木儿,背坐曾遨嬉。
筑城蜿蜒似龙尾,千古髯君乃其始。
缚绳驾长桥,皮船中荡摇。
危巅石楼高百尺,子孙生长今渔樵。
空林明月手可拾,仰饮飞流须发湿。
寒藤罥径侧足行,饥猿儿啼鼠人立。
惨澹虚无间,鸟道开人寰。
峨眉东望止一发,参旗玉井闪闪上下随跻攀。
君不闻木皮冈前九折坂,客行胡为车欲返。
又不闻青溪关上三碉城,累累战骨耕未平。
轻家许国要有道,矍铄是翁誇不老。
张公子,当有行。
绣衣青春照琼英,笑誇紫燕辞天京。
朝餐五粒之松子,暮食侧生红入齿。
从来蛮客尊汉官,但饮亡何端有理。
南飞雁足何憧憧,不能与日随西东。
相思望君日西下,去天一握疑有云气时相通。
《哀牢夷》【元·袁桷】哀牢夷,苍山叠翠云无梯。洱河西倾去无底,晴日倒射红琉璃。相传沈木儿,背坐曾遨嬉。筑城蜿蜒似龙尾,千古髯君乃其始。缚绳驾长桥,皮船中荡摇。危巅石楼高百尺,子孙生长今渔樵。空林明月手可拾,仰饮飞流须发湿。寒藤罥径侧足行,饥猿儿啼鼠人立。惨澹虚无间,鸟道开人寰。峨眉东望止一发,参旗玉井闪闪上下随跻攀。君不闻木皮冈前九折坂,客行胡为车欲返。又不闻青溪关上三碉城,累累战骨耕未平。轻家许国要有道,矍铄是翁誇不老。张公子,当有行。绣衣青春照琼英,笑誇紫燕辞天京。朝餐五粒之松子,暮食侧生红入齿。从来蛮客尊汉官,但饮亡何端有理。南飞雁足何憧憧,不能与日随西东。相思望君日西下,去天一握疑有云气时相通。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41667c68a430bd10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