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何明府京中书四首·其二》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卢龙云所作的《得何明府京中书四首》中的第二首。诗中描绘了畿南地区因连年水旱灾害而向朝廷上奏求救的情景,以及诗人得知友人何明府在京中传来书信后,对其可能提出的奇策感到期待和欣慰的心情。
首句“畿南何地不耕桑”,开篇即点出畿南地区广袤的土地上,无处不在的农耕景象,强调了这片土地的肥沃与勤劳。接着,“水旱相仍入奏章”则揭示了畿南地区近年来遭受的自然灾害频发,百姓生活困苦,不得不频繁向朝廷求助的现实情况。
“捧檄知君趋熟道,定多奇策慰壶浆。”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何明府的深厚情谊和对他即将带来的解救之策的期待。其中,“捧檄”一词形象地描绘了何明府收到朝廷文书时的庄重与恭敬,也暗示了他将带着朝廷的关怀与援助回到畿南。“趋熟道”则意味着何明府将迅速行动,以解决当地百姓的迫切需求。“定多奇策慰壶浆”则是对何明府智慧与能力的高度肯定,预示着他的到来将为畿南带来希望与改变,让百姓得以安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畿南地区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感,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地方官员与中央政府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人民对于官员解决问题、改善生活的深切期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