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雨入丈七坳》
《雨入丈七坳》全文
宋 / 赵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信是长安远,休疑蜀道难。

千崖悬尽斗,万石列皆攒。

举足无非仄,扪心每为寒。

不堪天更雨,政欲助吾官。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àngào
sòng / zhàofān

xìnshìchángānyuǎnxiūshǔdàonán

qiānxuánjìndòuwànshílièjiēzǎn

fēiménxīnměiwèihán

kāntiāngèngzhèngzhùguā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堪(bù kān)的意思:指某人或某物无法承受一次攻击或打击,非常脆弱或无力抵抗。

长安(cháng ān)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举足(jǔ zú)的意思:举起脚来。形容轻易举起脚步,行走自如。

扪心(mén xīn)的意思:指自己心里过意不去,内心感到愧疚或惭愧。

蜀道(shǔ dào)的意思:蜀道指的是通往四川的道路,也用来形容险峻难行的山路。

万石(wàn dàn)的意思:万石指的是数量很大的石头,也用来形容数量很多的粮食、货物。

无非(wú fēi)的意思:指没有别的选择或变化,只有一种结果或情况。

蜀道难(shǔ dào nán)的意思:指非常艰难的道路或困难重重的情况。

注释
长安:古都西安的别称。
休:不要。
蜀道:四川的道路,以其险峻著名。
悬:高挂,直插。
斗:形容山崖陡峭。
攒:聚集,密集。
仄:倾斜,不平坦。
扪心:摸心,指内心感受。
寒:寒冷,比喻困难或艰辛。
不堪:难以承受。
天更雨:天上再下雨。
政:通‘正’,恰好。
助:帮助。
吾官:我的公务。
翻译
信使来自遥远的长安,不要怀疑蜀道的艰难险峻。
无数山崖直插云霄,万块巨石密集排列。
每一步都走在崎岖不平的路上,每次摸心都会感到阵阵寒意。
无法忍受上天再降暴雨,这似乎正要助我完成公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雨入丈七坳》,描绘了远行至长安(古代中国的首都)途经蜀道时的艰辛与感受。首句"信是长安远"表达了诗人对旅程遥远的确认,接着"休疑蜀道难"则强调蜀道之险峻,暗示旅途不易。

"千崖悬尽斗,万石列皆攒"两句运用夸张手法,描绘了山势陡峭、岩石密集的景象,仿佛千重崖壁直插云霄,万块巨石紧密排列,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蜀道的险峻和崎岖。

"举足无非仄,扪心每为寒"进一步刻画了行走的艰难,每一步都踏在崎岖不平的路上,心中更是感到寒意,暗含着对未知路途的忧虑。

最后两句"不堪天更雨,政欲助吾官"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天气状况的无奈,雨势加重了行路的困难,似乎老天有意要增加他的艰辛,然而诗人并未因此沮丧,反而坚韧地表示这正是他官职的一部分,体现了他的坚韧和责任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蜀道的险峻和天气的恶劣,展现了诗人不畏艰险、坚韧前行的精神风貌。

作者介绍

赵蕃
朝代:唐

猜你喜欢

高阳台·桥尾星沈

桥尾星沈,街心尘敛,天公还把春饶。
桂月黄昏,金丝柳换星摇。
相逢小曲方嫌冷,便暖薰、珠络香飘。
却怜他、隔岁芳期,枉费囊绡。
人情终似娥儿舞,到嚬翻宿粉,怎比初描。
认得游踪,花骢不住嘶骄。
梅梢一寸残红炬,喜尚堪、移照樱桃。
醉醺醺,不记元宵,只道花朝。

(0)

秋夜雨·金衣露湿莺喉噎

金衣露湿莺喉噎。
春情不解分雪。
宝筝弦断尽,但万缕、闲愁难绝。
长红小白谁亭馆,过禁烟、弹指芳歇。
今夜休要别。
且醉宿、缃桃花月。

(0)

高阳台·燕卷情丝

燕卷情丝,蜂黏落絮,天教绾住闲愁。
闲里清明,匆匆粉涩红羞。
灯摇缥晕茸窗冷,语未阑、蛾影分收。
好伤情,春也难留,人也难留。
芳尘满目悠悠。
问萦云佩响,还绕谁楼。
别酒才斟,从前心事都休。
飞莺纵有风吹转,奈旧家、苑已成秋。
莫思量,杨柳湾西,且棹吟舟。

(0)

秋夜雨·黄云水驿秋笳噎

黄云水驿秋笳噎。
吹人双鬓如雪。
愁多无奈处,谩碎把、寒花轻撧。
红云转入香心里,夜渐深、人语初歇。
此际愁更别。
雁落影、西窗斜月。

(0)

秋夜雨·红麟不暖瓶笙噎

红麟不暖瓶笙噎。
炉灰一片晴雪。
醉无香嗅醒,但手把、新橙闲撧。
更深冻损梅花也,听画堂、箫鼓方歇。
想是天气别。
豫借与、春风三月。

(0)

秋夜雨·髹车转急风如噎

髹车转急风如噎。
冰丝松藕新雪。
有人凉满袖,怕汗湿、红梢犹绝。
三更梦断敲荷雨,细听来、疏点还歇。
茉莉标致别。
占断了、纱厨香月。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