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患事不发,告密亦有宜。
自今奴告主,勿受仍斩之。
不义(bú yì)的意思:指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的财物或利益。
封建(fēng jiàn)的意思:指封建制度,是指一种政治社会制度,以封建主义为基础,封建主义是指以地主阶级为主体,地主阶级通过土地所有权的控制,对农民进行剥削和压迫的社会制度。
告密(gào mì)的意思:密报、告发他人的秘密或错误行为。
君臣(jūn chén)的意思:君主与臣子之间的关系,表示君主与臣子应该互相尊重、忠诚。
可以(kě yǐ)的意思:表示事物具有某种能力或条件,可以实现某种行为或达到某种目的。
谋反(móu fǎn)的意思:指策划或图谋反叛或叛变。
岂独(qǐ dú)的意思:不仅仅,不止于此
以此(yǐ cǐ)的意思:以此意为根据这个,以这个为依据。
贞观(zhēn guān)的意思:指人的品行高尚,道德高尚。
这首诗反映了清朝诗人黄毓祺对于历史事件的深刻思考与批判。通过引用贞观二年的诏令,诗人探讨了谋反行为与告密制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君臣之间权力与忠诚的微妙平衡。
首句“贞观二年诏,谋反岂独为”,开篇即点明历史背景,引出对古代法律与道德观念的讨论。接着,“何患事不发,告密亦有宜”表达了对告密现象的复杂看法,既肯定了告密在揭露不法行为上的作用,也暗示了其潜在的负面效应。
“自今奴告主,勿受仍斩之”一句,体现了诗人对于维护君臣秩序和尊严的坚持,强调了对告密者的严厉惩罚,以此来警示那些企图利用告密手段破坏秩序的人。
“君臣逃两然,可以此理推”则进一步阐述了君臣关系中的信任与责任,指出在这种关系中,双方都应保持警惕,避免被不正当的告密所影响。
最后,“笑杀不义侯,受封建武时”以讽刺的口吻,批评了那些在封建时代享受特权却行不义之事的贵族,表达了对公正与道德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黄毓祺对于历史事件的独到见解,也反映了他对社会正义、道德伦理的深刻思考。通过对比古代与现代,诗人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秩序的追求与反思。
抚戈金城外,解佩玉门中。
白马腾远雪,苍松壮寒风。
临泾方辨渭,安夷始和戎。
取禾广田北,驱兽飞狐东。
新城多雉堞,故市绝商工。
海西舟楫断,云南烟雾通。
罄节畴盛德,宣力照武功。
还饮渔阳水,归转杜陵蓬。
相逢洛阳道,击声流水车。
路逢轻薄子,伫立问君家。
君家诚易知,易知复易忆。
龙马满街衢,飞盖交门侧。
大子万户侯,中子飞而食。
小子始从官,朝夕温省直。
三子俱入门,赫奕多羽翼。
若若青组纡,烟烟金铛色。
大妇绕梁歌,中妇回文织。
小妇独无事,闭门聊且即。
绿绮试一弹,玄鹤方鼓翼。
开局绕天邑,襟邑抱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