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妙源》
《赠妙源》全文
宋 / 李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上人辍讲卧禅庵,万论千经思尽覃。

未与释迦分半座,只应弥勒且同龛。

兔瓯泼乳清尘虑麈柄挥犀发妙谈。

我亦乘閒聊问道,安能遗世学瞿昙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èngmiàoyuán
sòng / hóng

shàngrénchuòjiǎngchánānwànlùnqiānjīngjìnqín

wèishìjiāfēnbànzuòzhīyìngqiětóngkān

ōuqīngchénzhǔbǐnghuīmiàotán

chéngxiánliáowèndàoānnéngshìxuétá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禅庵(chán ān)的意思:禅庵指的是佛寺或禅宗的修行场所,也可以泛指禅宗的修行。

尘虑(chén lǜ)的意思:指琐碎的忧虑或烦恼。

挥犀(huī xī)的意思:挥犀是指以象牙制成的犀牛角,象征着权力和威严。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掌握权力,拥有威严,可以任意行使权力。

弥勒(mí lè)的意思:指人心宽大,慈悲为怀。

清尘(qīng chén)的意思:清除尘土,净化心灵。

瞿昙(qú tán)的意思:指人心不安定,忧虑不安。

上人(shàng rén)的意思:指高人、有道德修养和学问的人。

释迦(shì jiā)的意思:指佛陀释迦牟尼,也用来比喻智慧卓越、悟性高超。

世学(shì xué)的意思:世界上的学问,指人们对世界的各种事物进行研究和学习的知识体系。

问道(wèn dào)的意思:指探求真理、追求道德、智慧的行为。

麈柄(zhǔ bǐng)的意思:指权势的象征,也用来形容权柄的实质。

翻译
高僧停止讲经,静躺在禅房中,深思熟虑着万卷经典。
他没有与佛陀分享半壁江山,而是与弥勒佛一同在禅龛内修行。
兔形茶杯中的乳茶涤荡心灵,麈尾挥动时引发深刻的讨论。
我也借此闲暇时间向他请教,怎能离开尘世去学习如来那样的智慧呢?
注释
辍讲:停止讲经。
禅庵:禅房。
万论千经:众多的佛教理论和经典。
覃:深入思考。
释迦:指释迦牟尼佛。
半座:一半的修行地位或认可。
弥勒:未来佛,常被视为慈祥和智慧的象征。
同龛:共处一室。
兔瓯:兔形茶杯。
泼乳:倒茶。
清尘虑:洗涤心灵。
麈柄:拂尘之柄,这里代指高僧。
挥犀:挥动犀牛角,形容讲解生动。
问道:请教问题。
遗世:离开尘世。
瞿昙:古印度姓氏,释迦牟尼的名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洪的作品,名为《赠妙源》。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写给佛教僧侣的诗歌,表达了对禅宗修行和佛法深入浅出的理解。

“上人辍讲卧禅庵,万论千经思尽覃。”开篇即描绘出一位高僧在禅庵中进行教导的情景,其中“万论千经”显示了对佛教典籍的广泛研究和深刻理解。

“未与释迦分半座, 只应弥勒且同龛。”这两句表达了对佛祖释迦牟尼及未来佛弥勒尊者的崇敬之情,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禅法传承的认同与自信。

“兔瓯泼乳清尘虑,麈柄挥犀发妙谈。”这里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僧侣在修行过程中心灵的澄明和对佛理的精妙理解。

“我亦乘閒聊问道,安能遗世学瞿昙。”末尾两句则是诗人自述,他也在闲暇时刻探讨佛道,表达了自己对于超脱世俗、追求佛法真谛的愿望。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不仅展示了作者对佛教文化的熟稔程度,也透露出了个人对于精神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作者介绍

李洪
朝代:明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0)

薄暮步溪上见茅舍前桃花盛开

娇靥枝枝破浅红,暮寒无语向春风。
谁来花底多情立,白发如丝一病翁。

(0)

槜李道中二首

卧龙山下听吟松,细雨清明似梦中。
柳荫朱栏三百尺,渴乌犹自泣春风。

(0)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0)

赠孤山道士二首

九霄象简手中擎,岂是闲人爱列卿。
洞里石田春漠漠,有田多与种黄精。

(0)

挽正字南仲四首

珠璧方辉耀,菁华未寂寥。
极知身作崇,何用食为妖。
牺象收儒庙,箫笳咽市桥。
作心纱帽冷,三径雨潇潇。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