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赠 妙 源 宋 /李 洪 上 人 辍 讲 卧 禅 庵 ,万 论 千 经 思 尽 覃 。未 与 释 迦 分 半 座 ,只 应 弥 勒 且 同 龛 。兔 瓯 泼 乳 清 尘 虑 ,麈 柄 挥 犀 发 妙 谈 。我 亦 乘 閒 聊 问 道 ,安 能 遗 世 学 瞿 昙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禅庵(chán ān)的意思:禅庵指的是佛寺或禅宗的修行场所,也可以泛指禅宗的修行。
尘虑(chén lǜ)的意思:指琐碎的忧虑或烦恼。
挥犀(huī xī)的意思:挥犀是指以象牙制成的犀牛角,象征着权力和威严。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掌握权力,拥有威严,可以任意行使权力。
弥勒(mí lè)的意思:指人心宽大,慈悲为怀。
清尘(qīng chén)的意思:清除尘土,净化心灵。
瞿昙(qú tán)的意思:指人心不安定,忧虑不安。
上人(shàng rén)的意思:指高人、有道德修养和学问的人。
释迦(shì jiā)的意思:指佛陀释迦牟尼,也用来比喻智慧卓越、悟性高超。
世学(shì xué)的意思:世界上的学问,指人们对世界的各种事物进行研究和学习的知识体系。
问道(wèn dào)的意思:指探求真理、追求道德、智慧的行为。
麈柄(zhǔ bǐng)的意思:指权势的象征,也用来形容权柄的实质。
- 翻译
- 高僧停止讲经,静躺在禅房中,深思熟虑着万卷经典。
他没有与佛陀分享半壁江山,而是与弥勒佛一同在禅龛内修行。
兔形茶杯中的乳茶涤荡心灵,麈尾挥动时引发深刻的讨论。
我也借此闲暇时间向他请教,怎能离开尘世去学习如来那样的智慧呢?
- 注释
- 辍讲:停止讲经。
禅庵:禅房。
万论千经:众多的佛教理论和经典。
覃:深入思考。
释迦:指释迦牟尼佛。
半座:一半的修行地位或认可。
弥勒:未来佛,常被视为慈祥和智慧的象征。
同龛:共处一室。
兔瓯:兔形茶杯。
泼乳:倒茶。
清尘虑:洗涤心灵。
麈柄:拂尘之柄,这里代指高僧。
挥犀:挥动犀牛角,形容讲解生动。
问道:请教问题。
遗世:离开尘世。
瞿昙:古印度姓氏,释迦牟尼的名字。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洪的作品,名为《赠妙源》。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写给佛教僧侣的诗歌,表达了对禅宗修行和佛法深入浅出的理解。
“上人辍讲卧禅庵,万论千经思尽覃。”开篇即描绘出一位高僧在禅庵中进行教导的情景,其中“万论千经”显示了对佛教典籍的广泛研究和深刻理解。
“未与释迦分半座, 只应弥勒且同龛。”这两句表达了对佛祖释迦牟尼及未来佛弥勒尊者的崇敬之情,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禅法传承的认同与自信。
“兔瓯泼乳清尘虑,麈柄挥犀发妙谈。”这里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僧侣在修行过程中心灵的澄明和对佛理的精妙理解。
“我亦乘閒聊问道,安能遗世学瞿昙。”末尾两句则是诗人自述,他也在闲暇时刻探讨佛道,表达了自己对于超脱世俗、追求佛法真谛的愿望。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不仅展示了作者对佛教文化的熟稔程度,也透露出了个人对于精神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