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回辞酒。笑把遮檀口。
《点绛唇·其四》全文
- 鉴赏
这首词是宋代诗人史浩的《点绛唇·其四》。从艺术风格来看,史浩善于用巧妙的构思和细腻的情感去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这首词通过对蟾宫之行的描写,展现了主人公对于仙境的向往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曾到蟾宫,玉轮乞得长随手。数声轻叩。已有锵琼玖。最好长清,浑不惊秋候。歌阑后。那回辞酒。笑把遮檀口。"
其中,“曾到蟾宫”一句直接指出主题,为读者勾勒出一个神秘而又美丽的场景。"玉轮乞得长随手"则表达了对仙境永恒之美的渴望,通过“数声轻叩”、“已有锵琼玖”等句子,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自然界中细微声音和珍奇事物的敏感与欣赏。
在下片,“最好长清,浑不惊秋候”一句中,“最好长清”表达了对清新之美的追求,而“浑不惊秋候”则是对时间流逝的一种淡然态度。最后两句“歌阑后。那回辞酒。笑把遮檀口。”通过描写主人公在宴会结束后的情景,展现了其超脱世俗、不随波逐流的高洁品格。
总体来说,这首词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意象,为读者呈现了一幅仙境美好的画面,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对于永恒与清净之美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大溪山
大溪昔日风光好,十家五家同一保。
鸡犬相闻达曙喧,晓钟递击无昏早。
山人居山只食山,种得稻粱心亦閒。
取柴斫竹白云里,筑埧分泉绿树间。
山入于此自云乐,饱食安眠甘澹薄。
里胥无复夜惊呼,足迹都忘到城郭。
梵宫禅伯亦风流,辄与文人相唱酬。
僧堂懒作六时礼,客馆偏能几日留。
吁嗟此事犹眼见,倏忽光阴去如箭。
至今惟有三家村,出入豺狼心胆战。
相逢路上多含哀,辛苦如何说得来。
只将筋力付流水,空把形容同死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