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看慈母线,今阅女仙图。
歌馀陶氏鹄,綵并老莱乌。
岂藉阳城教,先能念母劬。
此诗以“为尹太学寿其贞母二首(其二)”为题,作者为明代诗人卢龙云。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描绘了一位母亲的高尚品德与对子女的深沉爱意。
首句“昔看慈母线,今阅女仙图”,将母亲比作织线的慈母,又比作仙界的仙女,赞美母亲的智慧与美德如同仙界般高洁。接下来,“天上麟为二,人间凤不孤”,以麟和凤象征母亲与子女之间的深厚情感,即使在天界也难寻匹敌,人间亦不孤单,强调家庭的和谐与幸福。
“歌馀陶氏鹄,綵并老莱乌”两句,通过引用典故,进一步赞颂母亲的慈爱与智慧。陶氏鹄与老莱乌都是孝顺父母的典故,这里借以表达母亲不仅自己孝顺,还能教导子女孝敬长辈,使家庭充满温馨与和谐。
最后,“岂藉阳城教,先能念母劬”则表达了对母亲无私奉献的感激之情。阳城是古代著名的孝子,此处暗指母亲无需借助外力的教诲,她自身的行动与情感就是最好的教育,她对母亲的辛劳与付出始终铭记于心。
整首诗通过对母亲形象的细腻描绘和丰富联想,展现了对母亲崇高品德的赞美与对家庭和谐幸福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母爱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承平而后少殊勋,惟明公偃武修文,北卫幽燕,西振秦晋,东控岭表,南奠江淮,作砥柱于中流,靖波涛于海外,万家生佛,咸歌棣萼联辉,爱人如有容焉,看犹子乍经归葬,父老尚感泣追思,矧民力维艰,忽失慈云护三省;
道义之交在真契,况下走言情略分,始识河朔,既瞻京师,继遇池阳,终谒钟阜,结同心为群纪,附坦腹为婚姻,两载备员,复荷藻芬逾格,知己可无憾矣,愿厥孙共念贻谋,曾元更精勤励志,纵祖功未竟,常将余泽淑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