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同 张 惟 送 霍 总 唐 /武 元 衡 春 风 箫 管 怨 津 楼 ,三 奏 行 人 醉 不 留 。别 后 相 思 江 上 岸 ,落 花 飞 处 杜 鹃 愁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杜鹃(dù juān)的意思:比喻嘴巴不正直或说话不可靠。
风箫(fēng xiāo)的意思:指吹奏箫的风声,比喻好听动人的音乐声或声音。
后相(hòu xiāng)的意思:指事情发生之后,才能看清真相或判断事情的结果。
江上(jiāng shàng)的意思:指在江河上,表示在江河之上或靠近江河的地方。
津楼(jīn lóu)的意思:指江河边上的楼阁,也泛指渡口、码头。
落花(luò huā)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逝去或破灭,形容事物的悲凉或人的遭遇不幸。
上岸(shàng àn)的意思:指摆脱困境、获得成功或安全地到达目的地。
相思(xiāng sī)的意思:相互思念、思念对方的心情。
箫管(xiāo guǎn)的意思:箫管是一个指代音乐乐器箫和管的合成词语,用来比喻掌握和控制权力或者职位。
行人(xíng rén)的意思:指行走的人,泛指路人、过路人。
- 翻译
- 春风吹过,楼上的箫笛声充满哀怨,连三遍演奏也无法让即将离去的人留住。
分别后,我只能在江边独自思念,每当落花飘飞的地方,杜鹃鸟也似乎带着愁绪。
- 注释
- 箫管:古代乐器,类似笛子,常用于表达哀愁或思乡之情。
津楼:古代渡口的楼阁,常用来送别或眺望远方。
行人:指即将离开的人,这里可能指诗人自己或友人。
杜鹃:鸟名,又名子规,叫声凄凉,常被用来象征离愁和哀伤。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别离时的愁苦与无尽的相思之情。"春风箫管怨津楼",通过春风吹动箫管的声音,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不满的情感,津楼常为古人咏叹离别处,也增添了一份淡淡的忧伤。"三奏行人醉不留"则展示了诗人在分别之际,即使借酒浇愁也难以忘却那离别之痛,行人或许是指送别的人,或是诗人自己。
"别后相思江上岸"一句,更直接地表达了离别后的相思之情,江水常象征着分隔和流逝,诗人站在江岸上,对着江水怀念那无法相守的亲朋。"落花飞处杜鹃愁"则是对这种相思之情的进一步渲染,春天的落花飘零,不仅是时光易逝的象征,也让人感到一种无可奈何的忧愁,杜鹃,即杜宇,是古代传说中会呼唤亡夫名字的鸟,以其哀鸣声喻示诗人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借助一些文化符号,展现了诗人深沉的离愁和无尽的相思之情,是一首富有抒情色彩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戊午重九日病起至金陵旧居和散原见赠之作
南高峰晴北峰雨,攀天几度悲重阳。
今年重阳两病叟,闭门与世殊沧桑。
园木自凋生意在,纷纷野卉争秋光。
惯将歌哭托酩酊,因病止酒天主张。
由来老至各异境,淡处得趣皆芬芳。
菊前桂后天清旷,无主钟山屹相向。
何必登高看晚晴,青溪自古多惆怅。
疮雁南来事又新,斜日满城无故人。
结邻与子共花竹,天许江湖作幸民。
登钟山作
鸿濛凿元胎,地脉郁王会。
盘冈若蛇赴,蹑足出鸟背。
落日荡遥悲,烈风夺天隘。
荒荒孝陵树,阴嶕失拱卫。
燐飞隧殿黝,哀湍奋沉濑。
引睇排重闉,雄风讵彫瘵。
藐兹喋血场,蚁聚争王气。
聚散成古今,乐往哀长繫。
栖霞馀春姿,新亭空雪涕。
登高我何托,色然倚天地。
到海水无多,即此悟边际。
浮埃蔽城飞,渴壁俯睥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