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途中见野菊盛开有感》
《途中见野菊盛开有感》全文
明 / 罗钦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荻篱黄菊手亲栽,预拟清香溢寿杯。

庭献迹遥怜野摘,马头三嗅独徘徊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马头(mǎ tóu)的意思:指事情的开端或起头。

徘徊(pái huái)的意思:指人在某个地方来回走动,犹豫不决,无法下定决心。

清香(qīng xiāng)的意思:指香气纯净、芳香宜人。

预拟(yù nǐ)的意思:预先计划或安排事情,事先做好准备。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途中偶遇野菊盛开之景,引发感慨的情境。首句“荻篱黄菊手亲栽”仿佛是诗人内心深处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通过亲手栽种黄菊,寄托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追求。次句“预拟清香溢寿杯”,则暗示了诗人对于未来美好时光的期待,预想在菊花盛开之时,香气四溢,如同庆祝生命的丰盈与长寿。

接着,“庭献迹遥怜野摘”一句,将视线从个人的栽种转向了自然界的野菊,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怜惜。这里的“庭献”可能是指庭院中的菊花,而“野摘”则是指野外的野菊。诗人通过对比,展现了他对人工培育与自然生长两种不同形态美的思考与感悟。

最后,“马头三嗅独徘徊”描绘了诗人面对盛开的野菊时的行动与情感状态。他三次嗅闻,似乎在品味花香的同时,也在品味生命的意义与自然的奥秘。这句诗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沉醉,也体现了他在旅途中的孤独与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生活美以及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之情。

作者介绍

罗钦顺
朝代:明

(1465—1547) 明江西泰和人,字允升,号整庵。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迁南京国子监司业,以实行教士。忤刘瑾,革职为民。瑾诛复官,累迁吏部右侍郎。世宗即位,擢吏部尚书,以与张璁、桂萼同朝为耻,辞归。家居二十年,潜心性理之学。初笃信佛学,后舍弃。认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废一不可,卒谥文庄。有《困知记》、《整庵存稿》。
猜你喜欢

后天易吟三十首·其一

万古未来事,先天逆已知。

卦中无不有,却要后天推。

(0)

记正月二十五日西湖之游十五首·其十二

业已通名敢退无,小为性命忍须臾。

十年朝士知何限,不许游湖许见湖。

(0)

大衍易吟四十首·其十八

俯下知临吉,其如仰观何。

相孚不待荐,一盥已为多。

(0)

龙多山

我家龙多西,出门山在目。

杖履三十里,兄弟穿云宿。

山上有顷田,岩洞多重复。

石囤如内空,可容万亿斛。

奇古一仙台,清绝三梵屋。

千岁大夫松,万竿君子竹。

四时风飕飕,多寒而少燠。

天低星日近,举首心自肃。

不敢高声呼,恐帝谓予黩。

转盼四方宽,万山皆俯伏。

幽人来避世,松柏可充腹。

何劳苦煎炮,自有云蒸熟。

朝易暮楞严,随意伴幽独。

天下真乐在,安用名利逐。

我亦知此乐,倚门望良速。

入山未要深,且归问寝餗。

男儿天下志,未忍同草木。

他时素志遂,人进我则缩。

来此寄馀生,分此山林福。

吾心与道俱,出处应可卜。

(0)

新霜

新霜著庭树,叶下如猛剉。

萧然物容改,有若惧凌挫。

砌下丹橘落,墙边紫榴破。

精光竹劲健,沮丧柳怯懦。

览景惜向暮,感时惊忽过。

胜事实可乐,闲愁本堪唾。

何当共佳客,对此酌香糯。

(0)

峰铁峡

东风吹空力何短,三月陇山全未暖。

文法奸酋引骑兵,飞随银鹘弓刀满。

霜矛雪甲寒如水,候卒何由知首尾。

君不见峰铁峡头云色死,一过萧然五十里。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