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维凌皱玉,辍棹理孤筇。
泉声依石细,山色共秋浓。
佳处吾能识,幽岩倚秀峰。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喻良能在宋代乘舟游览九里松和三天竺的场景。"解维凌皱玉"写他解开缆绳,船如行云过波纹般轻盈前行,比喻水面如玉般光滑。"辍棹理孤筇"则描绘他停船后拿起竹杖,准备踏上探索之旅。
"游遍三天竺,行穷九里松"两句展现出诗人对名胜古迹的足迹,三天竺象征佛教圣地,九里松则可能是指一处著名的山林景观。"泉声依石细,山色共秋浓"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泉水潺潺、山色深沉的秋日景色,营造出宁静而浓厚的自然氛围。
最后两句"佳处吾能识,幽岩倚秀峰"表达了诗人对山水之间美景的深刻理解和欣赏,他能够识别出那些隐秘而秀美的地方,倚靠在青翠的山峰旁,流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游历山水的闲适与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体现了宋代理性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审美追求。
无雨我掩耳,有雨我不闻。
我岂妄人耶,心手自纷纭。
老人登斯亭,听否了不分。
前山忽震雷,后山堆白云。
昔直承明庐,谁似先生早。
前无雒洛人,后笑冯唐老。
机云谩声价,班马空词藻。
岂知渊源来,尚觉河汉小。
斯文叹未坠,妙意付幽讨。
言乘刺史藩,曾视金銮草。
飘然香案仙,宜著蓬莱岛。
未忘经济心,甘为穷鬼笑。
手援沟壑危,自上蠲赋表。
不知古襦裤,能活几枯槁。
端如德星临,民瘼一驱扫。
方安龚遂政,远赋阳城考。
越吟念庄舄,赠策嗟秦绕。
江湖计不疏,经史心未了。
但收王车归,三径不足道。
平生林泉志,久矣轩裳藐。
远同谢安石,乐比东山好。
苍生独未买,政坐功名扰。
汉庭求诸儒,慨想前辈少。
不用叹周南,亟闻宣室召。
《送叶蕴归缙云》【宋·苏过】昔直承明庐,谁似先生早。前无雒洛人,后笑冯唐老。机云谩声价,班马空词藻。岂知渊源来,尚觉河汉小。斯文叹未坠,妙意付幽讨。言乘刺史藩,曾视金銮草。飘然香案仙,宜著蓬莱岛。未忘经济心,甘为穷鬼笑。手援沟壑危,自上蠲赋表。不知古襦裤,能活几枯槁。端如德星临,民瘼一驱扫。方安龚遂政,远赋阳城考。越吟念庄舄,赠策嗟秦绕。江湖计不疏,经史心未了。但收王车归,三径不足道。平生林泉志,久矣轩裳藐。远同谢安石,乐比东山好。苍生独未买,政坐功名扰。汉庭求诸儒,慨想前辈少。不用叹周南,亟闻宣室召。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6067c6969fc9c20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