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剑畴能举,神旗怅莫回。
《故太师和王挽诗三首·其二》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悲风(bēi fēng)的意思:形容悲伤凄凉的风声。
橐皋(tuó gāo)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能够抵挡住外界的诱惑和诋毁。
督府(dū fǔ)的意思:指受上级委派,以监督、管理地方事务的官员或机构。
瓜步(guā bù)的意思:指走路时左右摇晃,步态不稳定。
江津(jiāng jīn)的意思:指江河交汇的地方,也可比喻事物相交的地方。
偏师(piān shī)的意思:偏师是指在作战中派出的辅助部队或行动,用来牵制敌方主力,从而达到分散敌人注意力、分割敌军兵力的目的。
千载(qiān zǎi)的意思:千年的时间。
苕水(tiáo shuǐ)的意思:形容水流湍急,声势浩大。
神旗(shén qí)的意思:指指挥作战的旗帜,比喻领导者的威信和威力。
水路(shuǐ lù)的意思:指水上交通,也可用来比喻通达的途径或方法。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元吉为故太师王所作的挽诗第二首。诗中描述了淮右地区的一次军事行动,淮右偏师出征,江津督府开启,显示出战事的紧张与重要性。"橐皋贼阵蹙"描绘了敌人在橐皋阵地被压缩的情景,"瓜步敌锋摧"则象征着我方在瓜步之地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然而,诗人感叹英雄无处施展宝剑,壮志未酬,"神旗怅莫回"表达了对英雄无法扭转战局的惋惜。最后,"悲风苕水路,千载有馀哀"以悲凉的秋风吹过苕水之路,寄托了对逝者永恒的哀思,以及对历史长河中未能实现抱负的深深遗憾。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战争的壮烈,又有对英雄命运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敬仰和对历史的反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