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江行的景象,以清江白石、芦苇、风、涟漪和鹭鹚为元素,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萧瑟的氛围。
首句“清江白石厌相看”,以“厌”字表达了对江水与石头长久相伴的厌倦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某种孤独或疲惫情绪。接着,“葭菼风多已早寒”一句,通过芦苇(葭菼)在多风的环境中感受到的早寒,进一步渲染了季节的变换和环境的冷寂。
“吹起涟漪身湿尽”描绘了一幅动态的画面,江水轻轻波动,激起一圈圈涟漪,仿佛是自然界的呼吸,而这种波动也似乎让诗人感受到了某种湿润和凉意,甚至可能象征着情感上的触动或洗涤。“不如滩上鹭鹚乾”则以对比手法,将诗人自身与滩上的鹭鹚进行比较,鹭鹚在干燥的环境中显得自在,而诗人却在湿漉漉的环境中感到不自在,暗含了对自由与束缚、静谧与喧嚣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以及在特定情境下内心世界的微妙变化,体现了明末清初文人对于自然与自我关系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忠侍者自隐静来既归觅诗因述其意以赠之自可
上人手持隐静书,示我刊成送行句。
飘忽如云不可留,又归隐静山中去。
自谓为僧亦有缘,获事老师非易遇。
第念学道须遍参,要证此心归宿处。
退量天分不如人,亦复性资非颍悟。
那能终日坐蒲团,只看水上浮杯渡。
挑囊亦欲走诸方,趁此年龄犹未暮。
他时参竟却归来,伴我老师岩上住。
上人此意似可嘉,止是出家儿调度。
老师若也可其言,不应忘却来时路。
挽孟仲安二首
义薄云天气吐虹,平生心事许谁同。
从容破贼无遗策,清白传家有祖风。
共意骞腾千里外,谁知萧瑟九原中。
百年已矣余芳在,庭下行看发桂丛。
挽席夫人二首
猗欤陶母世称贤,生子还持辅佐权。
政府旧曾迎象服,成都重见拥戎旃。
佳城闭处千车集,华屋生来五福全。
终始衰荣今已矣,空余陈迹载青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