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季的山水画卷,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宁静。
首句“秋迥落霞天”,描绘了秋天的天空,夕阳西下,余晖洒满天际,一片绚烂的景象。这里的“迥”字,不仅指天空的辽阔深远,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
接着,“霜澈维舟浦”一句,将视线转向水面,霜白的清晨或是夜晚,江面如镜,倒映着四周的景致,静谧而清澈。这句诗通过“霜澈”二字,既表现了水面上的霜冻之感,又突出了水面的透明与纯净。
“菊华点黄金,枫叶纷红雨”则将视角转向陆地,金黄色的菊花点缀其间,色彩鲜明,与远处或近处的枫树红叶相映成趣。这里运用了“点”和“纷”两个动词,生动地描绘了菊花的零星分布和枫叶的密集飘落,形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
最后,“彳亍步苔磴,念结幽栖所”表达了诗人漫步在布满青苔的山路上,心中涌起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这里的“彳亍”形容缓慢行走的样子,与前文的动态画面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深思的氛围。同时,“幽栖所”三字寄托了诗人对远离尘嚣、寻求心灵宁静之地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内心世界的探索,是一幅充满诗意的山水长卷。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泛舟至雷峰复度岭憩净慈寺
山灵久我待,既见不可缓。
舍馆且莫定,呼舟任游衍。
风便向南湖,断塔耸遥巘。
渐近益崇高,顶树纷可辨。
风送南屏钟,引我足逾健。
出云复入云,上阪更下阪。
古寺隐湖曲,路转忽到眼。
殿角干青霄,丈六金光满。
更披虞集碑,宣扬仗轩冕。
憩坐息筇杖,松风泠然善。
山顶暮樵归,背负斜阳晚。
一径通四山,可近亦可远。
我欲往从之,白云忽遮断。
登云岩寺浮图
平畴耸孤峰,古木影交翳。
山巅塔玲珑,高涌出云际。
兹山多楼台,陟高目无蔽。
遥山数点青,秋色满天地。
吴都百万家,一线围埤堄。
千里顾盼间,胜概无与俪。
游者自崖反,旷怀此独契。
坐待明月来,风铃远摇曳。
独秀峰在桂林城内贡院后旁无培塿坡陀特起如浮屠登其颠俯瞰院中时假为制府行馆上元前后于峰之上下张镫设燕此粤西仅见之盛事也
独秀峰高压暮烟,六鳌齐驾绕诸天。
长春国傍星轺起,不夜城瞻斗极悬。
藻火争辉排绣闼,烛龙衔耀照华筵。
已将圣泽开生面,百粤风光拱万年。
送徐二拓之平番
健于天马瘦于鹤,淋漓翰墨时有作。
徐君少日称才人,挥毫得句何清新。
狂甚不作鲁儒态,七年浪迹来西秦。
近者敛才归雅正,高格雅调学王孟。
昔如春卉争妖妍,今如乔木郁苍然。
又似秋空望远水,平沙断岸罗轻烟。
嗟予短浅无所似,傲弄诙嘲为长技。
君也谓可与谈诗,唱和奚啻吹埙篪。
行吟坐啸与戏剧,棋局酒盏相追随。
欢娱未极复惆怅,别予径行西塞上。
西塞莽荡予曾游,黄河源连青海头。
此去登高俯大漠,脱帻横槊真风流。
到日傥能遣健足,急须寄示《凉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