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二虫》
《二虫》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不见水马儿,步步流水

大江东流千里,此虫趯趯长在此。

君不见,鴳滥堆,决起随冲风

随风一去宿何许逆风还落蓬蒿中。

二虫愚智俱莫测,江边一笑无人识。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步步(bù bù)的意思:逐步,一步一步地进行或发展。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冲风(chōng fēng)的意思:迎着风冲刺,形容勇往直前,毫不畏惧。

大江(dà jiāng)的意思:形容大江奔流向东流去,意味着时光流转,世事变迁。

东流(dōng liú)的意思:指水向东流动,比喻事物顺利发展或人才向有权势的地方集中。

何许(hé xǔ)的意思:何种、什么样的

江东(jiāng dōng)的意思:指东方地区或者东方人民。

流水(liú shuǐ)的意思:形容水流不断、源源不绝的样子,也用来比喻事物连续不断、不停地发生。

逆流(nì liú)的意思:逆流指的是水流、气流等与主流方向相反的流动。在引申意义上,逆流也指与大众观点、潮流相悖的行为或思想。

逆风(nì fēng)的意思:逆境中坚持前行,不被困难所阻挡。

蓬蒿(péng hāo)的意思:指草木茂盛的样子,也形容人的头发茂盛。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水马(shuǐ mǎ)的意思:指虚假的传闻或谣言。

随风(suí fēng)的意思:随着风的方向而移动或改变。

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愚智(yú zhì)的意思:愚蠢和聪明并存,既有愚昧的一面,又有智慧的一面。

注释
水马儿:比喻逆流而上的小舟或昆虫。
逆流水:指水流方向与常规相反。
鴳滥堆:可能指某种鸟类或昆虫。
决起:突然飞起。
蓬蒿:野生杂草。
翻译
你可曾看见那水马儿,逆着流水艰难前行。
大江之水日夜奔流千里,这小虫却跳跃不息始终在此。
你可曾见过鴳滥堆,乘风而起随波逐流。
风向不定,它飘泊何处安眠?逆风时又落在草丛之中。
这两类生物,无论愚笨还是智慧,都难以预料,江边的笑声无人能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同时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诗人以“水马儿”和“鴳滥堆”两种昆虫为喻,反映出不同面对困境时的态度。水马儿不畏艰难,逆流而上,展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而鴳滥堆则随波逐流,无力回天,显示了一种顺其自然的生存状态。

诗人通过这两种昆虫的对比,暗示出人世间智愚、强弱并存的现实,以及面对命运时不同的人生态度。最后一句“江边一笑无人识”则表达了诗人的豁达心境,他似乎在嘲讽世间的喧嚣与自己内心的宁静,只是在大自然面前独自品味这份超然。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象丰富,通过对比和反思,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达观人生的生活智慧。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杨翰馨秋捷

而兄新说闽中法,季弟能探己酉秋。

选佛选官双足举,好头好尾一齐收。

云从地上乘风起,月在天衢作势流。

珍重境缘深道力,莫教心水有浮沤。

(0)

寄答足两

车声才歇接离缄,旧绪新愁两不堪。

添钵三秋怜海外,驮经万里忆江南。

芳菲药碗闻初覆,妙密鸿词且莫参。

匡阜易深漂麦僻,好开怀抱笑高杉。

(0)

喻耕三夜访宿茅亭

海门游宦足高才,觞饮沧溟气壮哉。

说剑盛传扪虱久,谈玄终喜带星来。

青莲有法那堪比,白眼无心各自开。

世事欲冷身欲老,竹床期尔到千回。

(0)

雷峰山寮口占·其四

骨冷岩花好,空还旧器除。

半尘金菡萏,一镜玉蟾蜍。

地脉无风火,松声有卷舒。

瞥然孤念起,随意借吾庐。

(0)

赠文源·其二

千山怀扫塔,廿载忆烧香。

古塞烟尘满,悲心岁月长。

来秋应走马,与子共淩霜。

且作珠江别,深春杜宇忙。

(0)

雪·其十

万里乾坤眼,一山住去情。

松枝千点重,月色半帘轻。

内热怜予瘦,高寒念客惊。

何人欹枕卧,遥见暮云平。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