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占花阴卧,波冲瘴色流。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人(běi rén)的意思:指北方人,也用来形容性格直爽、坦率的人。
非不(fēi bù)的意思:非不意味着不一定,表示并非完全否定或排除的意思。
海头(hǎi tóu)的意思:指海洋的尽头,也可引申为极远的地方或最后的边界。
节限(jié xiàn)的意思:节制和限制
南箕(nán jī)的意思:指南箕星座,比喻方向明确、目标清晰。
戎节(róng jié)的意思:指军旅中的严格纪律和规矩。
铜柱(tóng zhù)的意思:比喻坚固不倒的支撑物或人。
远夷(yuǎn yí)的意思:指远离中原地区的外族人民。
瘴色(zhàng sè)的意思:指瘴气弥漫、毒雾蔓延的景象,也用来形容病态的面色或阴沉的气氛。
涨海(zhǎng hǎi)的意思:形容水势汹涌,波浪翻滚。
直到(zhí dào)的意思:表示一直持续到某个时间点或某个情况发生。
自是(zì shì)的意思:自然是如此,毫无疑问
- 注释
- 南箕:古代二十八宿之一,这里指南方的星象。
涨海:古代对南海的称呼,如《汉书》中提到的‘涨海崎头’,指今南海区域。
铜柱:古代中国南方边界的象征,如《后汉书》记载的‘南界柱石’,此处指皇帝对边疆的关怀和控制。
戎节:古代出征或任职时所持的符节,代表军事权力或职责区域。
犀占:古人认为犀牛角有占卜吉凶的功能,此处可能指占卜者。
瘴色:热带雨林地区特有的有毒雾气,对人体健康有害。
远夷:古代对边远地区的异族的称呼,这里泛指南方的少数民族。
北人:指来自中原或北方的人,与前文的‘远夷’形成对比,暗示文化或地理上的差异带来的心理感受。
- 翻译
- 直到靠近南箕星的位置,才真正了解涨海的风貌。
皇上的恩泽越过铜柱,军事职责限定在交州范围。
犀牛角占卜的人在花荫下休息,波涛冲刷着充满瘴气的江流。
远方的异族并非不快乐,只是对于我们北方人来说,这充满了忧愁。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南方旅行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赏和内心情感的抒发。
“直到南箕下,方谙涨海头。” 这两句通过描写南箕(即古代的南疆之意)的壮丽景色,展现了诗人眼中的广阔天地与奔腾的江水相连,形成一幅气势磅磅的画面。这里的“方谙”字用得妙,将自然界的壮观与诗人的情感巧妙结合。
“君恩过铜柱,戎节限交州。” 这两句表达了对君主恩惠的怀念和边疆戍守之苦。铜柱通常象征坚固与稳定,而这里则是用来比喻君恩的深厚与广泛。而“戎节”则指军事调遣,“交州”则可能指的是南方某个地区。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遥远家国和边疆将士的思念。
“犀占花阴卧,波冲瘴色流。” 这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犀牛在花树下休息),传递出一种恬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情感。水流冲刷着花瓣,给人以淡雅之美,但同时也让人感到时光易逝,万物皆有变迁。
“远夷非不乐,自是北人愁。” 最后两句诗人的情感表达得更为深刻。虽然身在南方,这里山水都令人快乐,但诗人内心的忧郁与思念却难以驱散。这反映了诗人对于远离家乡的无奈和北方故土的情结。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风光的欣赏,也有对远方亲人与故土的思念,这种情感交织在一起,使得这首诗充满了生活的厚重与诗意的流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访卢大参庄所次钱学士短歌
东郊游赏情难尽,独有卢庄占佳胜。
不辞路远访幽居,门枕膏腴麦苗盛。
我公自是天池鳞,读礼暂为林下人。
绕庐绿树作俦侣,入户青山成友宾。
烹鲜命酒忘归去,村径还谙旧来处。
好鸟留人不住啼,垂杨马首苍烟低。
题芜湖陶氏所藏渊明归去来辞图
渊明归去来,初非薄五斗。
悠然独往意,寓兴诗与酒。
三径有菊松,门垂五株柳。
清风北窗下,羲皇以为友。
大书晋徵士,千载名不朽。
至今一篇辞,讽诵在人口。
良工得其意,模写出妙手。
后人能宝藏,什袭若琼玖。
传家岂不美,所贵德世守。
勉焉继高风,名宗庶无负。
送张教授改任凤翔
客舍暄爱日,旗亭冽霜风。
故人有远宦,策马之关中。
识君今馀十五载,几度思君梦华采。
别后音徽烦屡寄,交谊重逢不曾改。
似君才调世岂多,手援健笔如挥戈。
门生问字每载酒,道士写经频送鹅。
九年作官南海上,文与波澜相浩荡。
今为冷椽向凤翔,岐山渭水周故疆。
陇云秦树真可画,绛帐横经复闲暇。
座上青毡自足娱,眼前白发何须怕。
我本疏狂迹不羁,与君情好最相知。
殷勤不劝杯中酒,寂寞徒吟卷里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