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阙·其九十四》
《题阙·其九十四》全文
唐 / 王梵志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热即池中浴,凉便岸上歌。

遨游取足,谁能奈我何?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遨游(áo yóu)的意思:自由自在地游弋,指自由地行走或旅行。

能奈(néng nài)的意思:能力有限,无法应对或克服困难。

取足(qǔ zú)的意思:满足;取得所需的数量或程度。

自取(zì qǔ)的意思:自己去拿,自找的结果。

鉴赏

这首诗由唐代诗人王梵志所作,名为《题阙》之九十四。诗中描绘了一个人在不同季节或环境下的生活态度与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

“热即池中浴”,炎热的夏日,诗人选择在清凉的池水中沐浴,享受自然带来的舒适与乐趣。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在面对困难或不适时,能够找到自我调节和放松的方式。

“凉便岸上歌”,当天气转凉,诗人则会来到岸边,放声歌唱。这里的“凉”不仅指温度的变化,也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愉悦。通过歌声表达情感,诗人展现了其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热情。

“遨游自取足”,“遨游”意味着自由自在地游历或探索,而“自取足”则是说这种游历本身就是满足和快乐的来源。这句话表达了诗人追求内心满足而非物质财富的生活哲学,强调了精神层面的富足比物质上的拥有更为重要。

“谁能奈我何?”最后一句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活方式的自信和对他人评价的不屑。他似乎在说,无论外界如何评价,他的生活选择和态度都是他自己的,无人能干涉或改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富有哲理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自然、快乐和自我实现的向往与追求,是一首充满生活智慧和人文关怀的作品。

作者介绍
王梵志

王梵志
朝代:唐   籍贯:卫州黎阳

王梵志[唐](隋末至唐初年间前后在世),唐初白话诗僧,卫州黎阳(今河南浚县)人。原名梵天,生卒年、字、号生平、家世均不详,隋炀帝杨广至唐高宗李治年间前后在世。诗歌以说理议论为主,多据佛理教义以劝诫世人行善止恶,对世态人情多讽刺和揶揄,对社会问题间或涉及。多数作品思想消极,格调不高。语言浅近,通俗幽默,常寓生活哲理于嘲谐戏谑之间。艺术上比较粗糙,但对认识初唐社会和研究白话诗的发展有一定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思古堂

思古堂前酒一尊,共谈时事出孤村。

临期上马无他嘱,多买诗书教子孙。

(0)

丈人观

黄金篆书扁朱门,夹道巨竹屯苍云。

崖岭划若天地分,千柱耽耽压其垠。

缨冠肃谒丈人君,广殿空庭吹宝熏。

摩挲画墙手为皲,异哉山巙与土羵。

物怪齾齾冠丘坟,仙人佩玉杂帨帉。

手整貂冠最不群,欲去不忍恨日曛。

道翁采药昼夜勤,松根茯苓获兼斤。

人芝植立彊骨觔,狗杞群吠声狺狺。

山炉小甑吹幽芬,朱颜不饮常自醺。

我亦宿诵五千文,一念之差堕世纷。

逝将从翁走如麋,隐书秘诀何由闻。

(0)

寒食临川道中

百卉千花了不存,堕溪飞絮看无痕。

家人自作清明节,老子来穿绿暗村。

日落啼鸦随野祭,雨馀荒蔓上颓垣。

道边醉饱休相避,作吏堪羞甚乞墦。

(0)

山居

客至何曾共剧谈,行藏独有老农谙。

觅官肯信山居乐,食淡方知饭味甘。

一脉泉通浇药圃,万重云锁钓鱼庵。

好奇自笑心无厌,行遍江南忆剑南。

(0)

山中作

朱墨纷纷讼满庭,半年初得试山行。

烧香扫地病良已,饮水饭蔬身顿轻。

日落三通传浴鼓,雨馀千耦看农耕。

故巢光景还如此,为底淹留白发生。

(0)

三月二十二日作

雨过草争出,溪湍鱼逆行。

轻舟摘莼菜,小市听莺声。

万事已无梦,一樽犹有情。

吾儿能讲学,不必说无生。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