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端居(duān jū)的意思:指居高位或位于首位,也可以指处于最佳的位置或地位。
梵书(fàn shū)的意思:指极为高深、晦涩难懂的书籍或文献。
芳径(fāng jìng)的意思:指美丽的小道或小径。
会得(huì de)的意思:指能够领会、理解某种道理、道理的人。
巾车(jīn chē)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样子、形态狼狈、不堪。
来人(lái rén)的意思:指需要帮助或支援时,呼唤他人前来。
揽胜(lǎn shèng)的意思:指全面掌握胜利,取得完全的胜利。
人迹(rén jì)的意思:指人类活动留下的痕迹或痕迹所在的地方。
陶然(táo rán)的意思:形容心情愉快、满足的样子。
天光(tiān guāng)的意思:指天空的光亮,也可引申为指天亮的时候。
下直(xià zhí)的意思:指言辞直率,坦诚无欺。
有余(yǒu yú)的意思:指超过一定程度或数量,还有剩余。
云影(yún yǐng)的意思:指云彩在日光照射下的阴影,比喻事物的表面现象。
直端(zhí duān)的意思:直接坚定,毫不犹豫。
自如(zì rú)的意思:自如指事物自然无拘束、自由自在的状态或行为。
-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陈浩的《和齐次风侍读四月九日独游陶然亭即目韵》描绘了作者在下朝之后独自游览陶然亭的闲适心境。"下直端居兴有余",他公务之余,兴致盎然,手持藤杖,仿佛以竹篮打水,悠然自得。"小亭地回穿芳径",他漫步于曲折的小径,欣赏着芬芳的花香,环境宁静而优美。
"古寺僧间写梵书",他走进古寺,沉浸在抄写佛经的禅静中,体现了他对佛教文化的亲近与敬仰。"揽胜偶来人迹外",他特意来到人迹罕至之处,寻求一份远离尘嚣的宁静。"观空已到佛生初",他凝视虚空,仿佛领悟到了佛教的最初真理。
最后两句"谁能会得陶然意,云影天光总自如",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超脱世俗、物我两忘的"陶然"境界的向往,以及对自然景色与内心宁静的完美融合的赞叹。整首诗通过描绘个人游历和内心体验,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高尚情操。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昼锦堂赏新牡丹
欲集珍丛称此堂,春来栽槛首花王。
连砧不动开犹少,对酒多情格自强。
白昼已凌乡锦色,清阴宜接讼棠芳。
娱宾一奉笙歌赏,从此香名岁月长。
皇子诞庆五言十二韵
圣统垂千祀,天仁覆万方。
思贤咏场藿,兴俭缉帷囊。
宽法均疏网,忧民甚纳隍。
画衣期不犯,行苇见无伤。
列庙灵潜佑,高穹意默彰。
故教生嗣晚,欲示卜年长。
帝梦前推吉,郊禖此报祥。
协辰初告望,纪节正迎商。
和气城铜律,休符集画堂。
清飙来美应,瑞旭荐荣光。
九县欢声沸,三都惠泽滂。
非才尘近掖,援笔颂无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