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恬咸自乐,雨洒易为春。
《康熙二十八年岁旱冬又无雪朕焦心劳思寝食俱废二月初间谒陵路遇大雨田野欢声方少抒朕怀故赋五言律以记之》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高下(gāo xià)的意思:比较两个或多个人或事物的优劣,判断谁高谁低。
稼穑(jià sè)的意思:稼穑是一个古代农业用语,指农作物的丰收和收获。在现代汉语中,稼穑也用来形容工作或生活的顺利和成功。
六事(liù shì)的意思:指六种重要的事情或任务。
三时(sān shí)的意思:指一天中的早晨、中午和傍晚三个时段。
天至(tiān zhì)的意思:极致,最高境界
望岁(wàng suì)的意思:期盼新年的到来
云汉(yún hàn)的意思:指天空中的云彩,比喻事物的变幻莫测或难以捉摸。
沾足(zhān zú)的意思:指得到了某种好处或利益。
真纯(zhēn chún)的意思:真实纯粹,没有杂质或掺杂其他成分。
至仁(zhì rén)的意思:指极其仁慈和宽容的品质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面对旱灾和无雪的严峻情况,表达了深切的忧虑与对民众生活的关心。诗人通过“念愆思云汉,望岁意真纯”两句,展现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以及对丰收的热切期盼。接下来,“稼穑三时重,祈丰六事频”强调了农业在国家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为了祈求丰收所进行的频繁仪式活动。
“风恬咸自乐,雨洒易为春”描绘了雨水降临时的喜悦场景,不仅自然界因雨水而恢复生机,人们也感到由衷的快乐。最后,“高下皆沾足,方知天至仁”表达了对上天恩泽的感激之情,认为即使是高山低谷都能得到雨水的滋润,体现了上天的大仁慈。
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清代帝王对于民生疾苦的关注,以及在自然灾害面前的忧国忧民情怀。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和对人民福祉的深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