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畦多古木,月送影婆娑。
须信閒中好,翻嫌尘事多。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乡村夜景图。诗人以“荒畦多古木,月送影婆娑”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自然之美的环境之中。古木参天,月光洒落,树影摇曳生姿,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
接着,“须信閒中好,翻嫌尘事多”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在这样的夜晚,远离尘嚣,心灵得以宁静,是何等的惬意与美好。
“檐低排远岫,堂近俯清波”描绘了家园的建筑与周围的自然景观相映成趣的画面。低矮的屋檐仿佛与远处的山峦相连,而靠近厅堂的水面则清澈见底,倒映着月光与周围景致,构成一幅和谐美丽的画卷。
最后,“夜静频来往,渔樵互奏歌”则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生机。即使是在深夜,仍有渔人与樵夫往来于水边与山间,他们的歌声在夜空中回荡,为这宁静的夜晚增添了几分生动与活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闲适生活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和谐共生、亲近自然的生活态度的向往。
压气培前奔万石,阴云莽莽黑雾塞。
水号风怒激沙飞,仿佛旌旗雷电掣。
我父军声堕此间,星日无光天欲折。
我母颈罹刃痕七,身投层崖脑迸裂。
我妹三龄弃路死,百口家人一无得。
前山溪下血犹腥,将士同时皆义烈。
烟飙玉碎三十秋,天地迄今为惨恻。
肠断纡回忍追忆,千载空坑堪并说。
呜呼千载空坑堪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