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龙江八景为康佥宪题·其二北山儒隐》
《龙江八景为康佥宪题·其二北山儒隐》全文
明 / 张宁   形式: 五言律诗

盛世多才逸,山居市喧

不矜高士节,聊托野人群

弦诵消寒暑,柴桑子孙

如何冥寂士,薄暮移文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薄暮(bó mù)的意思:指傍晚时分,太阳快要落山,天色已经暗下来的时候。

不矜(bù jīn)的意思:不矜指不自夸,不夸耀自己的才能或成就。

柴桑(chái sāng)的意思:指人们生活贫困、艰苦的地方。

多才(duō cái)的意思:指一个人具有多种才能和技能。

高士(gāo shì)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高深学问的人。

矜高(jīn gāo)的意思:自负自高,狂妄自大

冥寂(míng jì)的意思:指非常宁静、寂静的状态,没有任何声音或动静。

人群(rén qún)的意思:形容人群非常多,数量庞大。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山居(shān jū)的意思:指居住在山中,远离尘嚣的生活方式。

盛世(shèng shì)的意思:指国家或社会处于繁荣昌盛的时期。

市喧(shì xuān)的意思:市井喧嚣,指喧哗嘈杂的城市声音。

士节(shì jié)的意思:士人的节操和品德。

弦诵(xián sòng)的意思:指琴师弹奏琴弦,表达出深情款款的音乐。比喻读书声音动听,有感染力。

野人(yě rén)的意思:指行为举止粗野、不合群的人。

移文(yí wén)的意思:移动文字,指转交或传递文书或信件。

子孙(zǐ sūn)的意思:后代、子孙后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于山中的学者形象,虽远离尘嚣,却与世俗保持一定联系,体现了明代文人既追求精神自由又不忘社会责任的复杂心态。

首联“盛世多才逸,山居近市喧”开篇即点出主题,盛世之下不乏才华横溢之士,他们选择隐居山林,虽远离繁华都市,但心中仍存一份对世俗的关注与理解。这里巧妙地将隐逸与社会现实联系起来,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而又不失人间烟火的生活态度。

颔联“不矜高士节,聊托野人群”进一步刻画了这位学者的形象。他不以高洁自夸,而是乐于与乡野之民为伍,这种豁达的人生态度,既是对传统儒家“和而不同”思想的继承,也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反叛。通过这一联,诗人表达了对真正高士品格的推崇,以及对那种不为名利所累、与世无争的生活方式的向往。

颈联“弦诵消寒暑,柴桑见子孙”则展现了这位学者在日常生活中与后辈传承知识、文化的场景。通过“弦诵”这一古代读书人常用的读书方式,形象地描绘了学者在四季更替中传授知识、培养后代的情景。这不仅体现了他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也暗示了他对家族传承的重视,以及对文化延续的期待。

尾联“如何冥寂士,薄暮起移文”则以一种略带讽刺的口吻,探讨了那些看似冥寂、不问世事的士人,实际上是否真的能够脱离尘世的纷扰。通过“薄暮起移文”的细节,诗人似乎在质疑那些表面上远离尘嚣、实则内心仍存某种不甘或焦虑的隐士们。这一联不仅深化了对人物性格的刻画,也引发了读者对于隐逸生活本质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位山中学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代文人在追求个人精神世界的同时,对社会、家庭乃至文化传承的深刻关怀。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人物画像,也是一次对隐逸生活方式及其价值的深入探讨。

作者介绍

张宁
朝代:明   号:方洲   籍贯:浙江海盐   生辰:1426—1496

张宁(1426—1496)字靖之,号方洲,一作芳洲,浙江海盐人,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张宁”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猜你喜欢

送屠方斋大参之任滇阳

晓发建溪道,双旌拂曙行。

长江净如苔,晴影上危城。

宦游当盛时,岂惮万里程。

轮蹄满脩途,舟车戒晨征。

古驿出高阁,细雨鸣仓庚。

君当英妙龄,昂藏负才名。

挟策对彤墀,袍笏承恩荣。

乘骢峨豸冠,柏府扬休声。

挺挺冰雪姿,皎皎秋蟾明。

宠命自天来,持节向南溟。

六诏古炎方,控引川与荆。

君有经济才,旬宣看隆平。

蹇予海南时,误辱君褒旌。

暌违几星霜,瞻恋恒萦萦。

兹当远别离,一尊话邮亭。

川原阻且脩,缱绻难为情。

好风送微凉,绿树敷繁阴。

孤鸟望中没,群峰天际横。

行行毋需留,新恩出承明。

(0)

领孙

绿池绕径恣閒行,已有园中正晚晴。

学语小孙多事甚,牵衣随处问花名。

(0)

九月三日芙蓉与菊同开

黄花开不待重阳,亦有芙蓉不待霜。

为忆宣和新谱里,已将金钿对红妆。

(0)

大椿洞

当岩开洞据空明,幽事关心病亦轻。

树杪烟轻茶欲沸,石傍苔破笋初生。

山童池汲时兼钓,林鸟檐栖夜不惊。

忽讶笙簧自何许,荆扉西畔起松声。

(0)

次韵李巨川游东禅

旧游烟景到仍迷,岁月重惊几摄提。

同济叨随元礼棹,幽寻疑入武陵溪。

华轩古塔从登眺,好鸟秾花费品题。

隐隐湖心来往路,路人堪号使君堤。

(0)

次韵送子文

承明丹诏下,仗斧却南行。

霜露严秋令,星河验晓晴。

滇池寒水净,粤岭野花明。

况逐潘舆去,乡人与有荣。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程邃 乙支文德 洪天锡 周处 贾充 韩肖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