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蔓色侵苔石净,晴阴凉度竹窗低。
知有堆床书万卷,几回披阅日沈西。
白昼(bái zhòu)的意思:白天、日间
苍莽(cāng mǎng)的意思:形容广阔辽远或者山野荒凉的景象。
凝白(níng bái)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变得非常白,没有一丝杂色。
披阅(pī yuè)的意思:指阅读或研究某一方面的知识或内容。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入望(rù wàng)的意思:指人物或景物进入视线,也可指事物展现出来。
岩溪(yán xī)的意思:比喻人的才华、品德或学问超出一般,不同凡响。
阴凉(yīn liáng)的意思:指在阴凉处,意味着远离阳光和热气,感觉舒适凉爽。
幽居(yōu jū)的意思:指安静、清幽的居住环境,也可引申为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生活方式。
阅日(yuè rì)的意思:指能够预见未来的智慧和能力。
云萝(yún luó)的意思:形容云彩缭绕,如同蔓延的藤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云萝环绕的溪边幽居的生活情景。首联“幽居谁结傍岩溪,苍莽云萝入望迷”开篇即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氛围,诗人仿佛置身于一片苍茫的云雾之中,难以分辨方向,凸显了环境的静谧与神秘。颔联“紫蔓色侵苔石净,晴阴凉度竹窗低”进一步细腻地描绘了居所周围的景致,紫色藤蔓与青苔相映成趣,竹窗在晴日或阴天中透出的凉意,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示了居住者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颈联“香凝白昼尘难到,门掩青山鸟自啼”则通过对比,强调了居所内外的鲜明差异——白天的香气凝聚,外界的尘嚣难以触及,而门外青山中,鸟鸣声自成一曲,生动地表现了隐居生活的清雅与自由。尾联“知有堆床书万卷,几回披阅日沈西”点明了居所主人的身份——一个饱读诗书的学者,他拥有丰富的藏书,却并不被世俗功利所累,而是多次沉浸于阅读之中,直到夕阳西下,依然不愿离去,体现了他对知识的热爱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远离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隐士形象,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