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访僧不值》
《访僧不值》全文
明 / 王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松阴里隐禅扉,一上中峰入翠微

涧口绿萝侵岸帻,林端祗树拂行衣

春城乞食何人到,沧海浮杯更未归。

此度寻僧应不遇,泉声山影依依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岸帻(àn zé)的意思:指坐在岸上等待的人,比喻等待时机的人。

不遇(bù yù)的意思:没有遇到好机会或好运气。

沧海(cāng hǎi)的意思:比喻时间的变迁和世事的更迭。

禅扉(chán fēi)的意思:禅修的门径或方法。

翠微(cuì wēi)的意思:形容景色美丽、宜人。

浮杯(fú bēi)的意思:指人生短暂,应珍惜时间。

乞食(qǐ shí)的意思:指以乞讨为生,靠向别人讨要食物来维持生计。

山影(shān yǐng)的意思:指山的倒影,比喻事物的形象、影响。

上中(shàng zhōng)的意思:指居于中间或较高的位置;也指居于上层社会、地位较高的人。

松阴(sōng yīn)的意思:指林木茂盛的阴凉处,比喻宽敞明亮的房屋或环境。

行衣(xíng yī)的意思:指行走时的衣着。

依依(yī yī)的意思:形容依恋不舍,情意绵绵。

一上(yī shàng)的意思:指一出现、刚一上来的意思。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访僧不值》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中访友场景。首句“万松阴里隐禅扉”,以万松掩映的禅院门扉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宁静的氛围。接着,“一上中峰入翠微”写诗人登上中峰,步入青翠的山色之中,暗示了旅程的艰辛和对禅意的追求。

“涧口绿萝侵岸帻,林端祗树拂行衣”两句,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描绘了山涧边绿萝蔓生,甚至爬到了诗人的头巾上,树林间枝叶轻轻拂过他的衣裳,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以及僧人生活环境的清幽。

“春城乞食何人到,沧海浮杯更未归”暗含僧人生活的简朴和超脱,春天里无人来访,僧人独自在山中乞食,不知何时才会结束这种漂泊的生活。诗人表达了对僧人踪迹难觅的探寻之意。

最后,“此度寻僧应不遇,泉声山影思依依”表达了诗人访僧未果的遗憾,只能在潺潺的泉水声和山间的光影中回味,流露出淡淡的思念和对禅意的深深思索。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禅意,展现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僧人精神世界的敬仰。

作者介绍
王恭

王恭
朝代:明   字:安仲   籍贯:长乐沙堤   生辰:1343-?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猜你喜欢

七夕

云寂露凉丛蕙悲,意衔情恨隔年期。

残机夜歇金萤度,怨女啼春玉箸垂。

(0)

上方寺会监司诸公

梁园四月斗炎蒸,众饮松堂爽色凝。

天上乐声僧梵接,掌中杯影塔云层。

高情不使忙官夺,野兴常于胜地增。

西海渐生归路月,上方无藉散花灯。

(0)

閒居寡营忽忆关塞之游遂成七首·其六

银山汤岭北,铁壁斗门边。

虎守千年寺,人看一线天。

赤崖崩古塔,阴洞坼新泉。

尚记渔樵侣,长歌过马前。

(0)

河上秋兴十首·其十

不寐伤寒节,孤吟绕菊行。

月沉李家浦,雨入宋王城。

飒沓杨柳落,断续寒蛩鸣。

泛泛中河艇,谁知此夜情。

(0)

佘园春日

市居常少出,花日复多风。

万古繁花地,三杯感慨中。

步畦怜小摘,攀树惜初红。

霭霭微云外,哀哀何处鸿。

(0)

送谭子二首·其一

国谥逾年至,王臣触暑行。

水花邀去节,山鸟劝离觥。

久客交人广,携家念土轻。

玉筵颁扇目,应注使回名。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