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岸帻(àn zé)的意思:指坐在岸上等待的人,比喻等待时机的人。
不遇(bù yù)的意思:没有遇到好机会或好运气。
沧海(cāng hǎi)的意思:比喻时间的变迁和世事的更迭。
禅扉(chán fēi)的意思:禅修的门径或方法。
翠微(cuì wēi)的意思:形容景色美丽、宜人。
浮杯(fú bēi)的意思:指人生短暂,应珍惜时间。
乞食(qǐ shí)的意思:指以乞讨为生,靠向别人讨要食物来维持生计。
山影(shān yǐng)的意思:指山的倒影,比喻事物的形象、影响。
上中(shàng zhōng)的意思:指居于中间或较高的位置;也指居于上层社会、地位较高的人。
松阴(sōng yīn)的意思:指林木茂盛的阴凉处,比喻宽敞明亮的房屋或环境。
行衣(xíng yī)的意思:指行走时的衣着。
依依(yī yī)的意思:形容依恋不舍,情意绵绵。
一上(yī shàng)的意思:指一出现、刚一上来的意思。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访僧不值》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中访友场景。首句“万松阴里隐禅扉”,以万松掩映的禅院门扉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宁静的氛围。接着,“一上中峰入翠微”写诗人登上中峰,步入青翠的山色之中,暗示了旅程的艰辛和对禅意的追求。
“涧口绿萝侵岸帻,林端祗树拂行衣”两句,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描绘了山涧边绿萝蔓生,甚至爬到了诗人的头巾上,树林间枝叶轻轻拂过他的衣裳,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以及僧人生活环境的清幽。
“春城乞食何人到,沧海浮杯更未归”暗含僧人生活的简朴和超脱,春天里无人来访,僧人独自在山中乞食,不知何时才会结束这种漂泊的生活。诗人表达了对僧人踪迹难觅的探寻之意。
最后,“此度寻僧应不遇,泉声山影思依依”表达了诗人访僧未果的遗憾,只能在潺潺的泉水声和山间的光影中回味,流露出淡淡的思念和对禅意的深深思索。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禅意,展现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僧人精神世界的敬仰。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