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臣力薄君恩重,不数陈留董祀妻。
《题徐湘蘋女史花卉册·其一》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性在艺术创作上的深情投入与对君王深厚情感的对比。"法喜回天出玉闺",开篇以“法喜”二字,暗示了女性在艺术创作中所获得的喜悦与满足感,仿佛超越了日常生活的束缚,达到了心灵的自由与升华。“回天”则夸张地表达了这种艺术力量的强大,仿佛能改变命运,走出封闭的闺房,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暮年翰墨宝桐溪”,描述了这位女性在晚年仍以笔墨为宝,沉浸在桐溪边的创作之中,展现出她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桐溪在这里不仅是一个地理环境的象征,更蕴含着一种宁静致远、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妾臣力薄君恩重”,这一句通过对比,强调了女性个人能力的有限与君王恩宠的厚重。在封建社会背景下,女性往往处于从属地位,但通过“力薄”与“恩重”的对比,诗人巧妙地展现了女性在特定情境下所拥有的独特魅力和影响力,以及她们在面对权力时的谦逊与感恩。
“不数陈留董祀妻”,最后以典故收尾,将这位女性与历史上的才女董祀(曹操之妻)相提并论,暗示其才华与影响不亚于董祀,甚至可能有过之而无不及。通过这样的比较,诗人不仅赞扬了徐湘蘋女史的艺术成就,也对她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境界给予了高度评价。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位女性艺术家形象的刻画,展现了她在艺术创作中的独特风采和对生活深沉的情感体验,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女性角色在特定社会背景下的深刻思考和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处士黄公山居
行尽松坡与竹坡,沿溪窈窕上岩阿。
山深每恨客来少,寺近莫教僧到多。
但觉洞中人不老,不知云外事如何。
边头又报真消息,靼使来朝乞讲和。